·

哲理
咏物
怀古
情感
友情
赞美
养生
道法

译文

白话译文:在山中,某个人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报答他的恩师。他过着一种世人不常见的物外生涯。
白话译文:他在玉制的炉子中反复锤炼,像是在炼制三涧的雪一样的东西。修炼完成后,又在金鼎中放置了一片云雾。
白话译文:蛟龙更适合在火中洗礼,而猛虎则可以在水中生存并燃烧其力量。
白话译文:他炼制出了一粒神奇的药丹,它的光芒可以穿透墙壁。这颗神丹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马钰所作的《十报恩·本名瑞鹧鸪》,以道教修炼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师恩的深深感激和对道术修行的执着追求。首句“山侗一愿报师恩”直接表达了对师长的感恩之情,显示出其尊师重道的精神。接下来的“物外生涯世罕闻”描绘了修道者超脱世俗生活的独特境遇,暗示着诗人愿意放弃尘世繁华,投身于清苦的修炼生活。“锻炼玉炉三涧雪,修完金鼎一溪云”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修炼过程比作在寒冷的涧雪和清澈的溪云中炼制宝鼎,形象地展现了修炼的艰辛与纯净。“蛟龙宜向火中溉,猛虎堪于水里焚”进一步强调了修炼者的坚韧和适应力,比喻修炼者如蛟龙能在烈火中洗涤,猛虎能经受冷水的考验,寓意修行者能够承受各种磨砺,不断升华自我。最后一句“一粒神丹光透壁,不神神彩独超群”揭示了修炼的成果,即通过艰苦的修炼,诗人获得了内在的神丹,其光芒穿透墙壁,展现出超越常人的精神光彩,寓意着修行者已经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道教修炼的神秘色彩,又表达了诗人对师恩的忠诚和对道义的坚守。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次韵姚比玉雪中之作
明·董纪
风雪虽严莫掩关,天开图画一时间。闾阎均作白银阙,培塿尽为群玉山。上将功成淮蔡下,故人兴尽剡溪还。屯边百万皆骁勇,伫听王师奏捷班。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