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情感
思乡
怀古
抒情
季节
写水

译文

1、(你的)声调有时高有时低,依靠着东风度过了水向西的地方。
2、如果你刻意去听,声音会变得细腻,那些令人断肠的地方,首先会让你感到困惑迷离。
3、大雁被惊吓飞起,不知道落在了哪里,沙边的小洲上,船停泊在前村的月下溪边。
4、不要说客人的忧愁无法醒来,它要随着羌族的管乐器声,进入云端的天际。

赏析

这首《夜闻渔歌》由元代诗人贡性之作,描绘了夜晚渔歌悠扬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首句“一声高彻一声低”,以对比手法描绘了渔歌的音调,既有高亢激昂,又有低沉婉转,展现了渔歌的丰富层次和情感变化。接着“凭仗东风度水西”一句,借东风之力,将渔歌传至对岸,营造出一种悠远辽阔的氛围。“著意听时腔转细”写出了听者全神贯注聆听时,渔歌的旋律变得更为细腻,仿佛能触及心灵深处。“断人肠处思先迷”则直接表达了渔歌所蕴含的情感之深,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思绪与情感共鸣。“雁惊何处沙边渚,船泊前村月下溪”两句,通过雁群的惊动和船只的静泊,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渔歌的悠扬,同时也暗示了远方与近处的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不道客愁愁不醒,要随羌管入云齐”两句,点明了渔歌不仅是一种自然的音乐,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唤醒了旅人的思乡之情,让人在悠扬的歌声中暂时忘却了旅途的劳顿与孤独,仿佛随着羌笛声一同融入了云霄之中,达到了心灵的释放与解脱。整首诗通过对渔歌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丰富,以及音乐在连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