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西
绿
写景
秋景
抒情
山水
田园
夜晚
秋天
赏月
独步

译文

夜晚清静地游览西园,竹林的影子扰乱了秋天的月色。
天空的颜色深邃而明亮,林间的光芒更加奇特绝妙。
人间的人们正睡着,哪里知道现在的季节已经变换。
静坐观看衡山移动,领略到不同的风烟景色。
天地被清新的露水洗净,喝一口酒让人清醒振奋。
气息与南山一样高远,青翠的颜色增添了景色。
池塘收尽了绿色的纯净,星星在广阔的天空中转动。
微小的云朵点缀着天空,很快也会消失不见。
到了明天询问这个境界,美妙的地方无法用言语描述。
但恐怕鸡叫三声后,就要开门迎接清晨,车马之声将会纷至沓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秋夜西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竹影、月色、星空、池塘等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竹影乱秋月”、“气与南山高”,不仅描绘了景色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清夜游西园,竹影乱秋月”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竹影在月光下摇曳生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接下来,“穹色湛虚明,林光益奇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天空澄澈明亮,树林在月光下呈现出奇异的光彩。“人间睡正著,那知此时节”一句,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对比人间的沉睡与自己对美好时刻的感知,突出了自然美景的独特魅力。随后,“坐观衡阳移,领略风烟别”则展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观察,以及对不同景象变化的细致体验。“沆瀣洗天宇,一饮醒毛发”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地间的雾气比作洗涤宇宙的甘露,饮之能使人精神焕发。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气与南山高,青苍助施设”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敬畏之情,山色青苍,与天地同高,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与力量。最后,“池塘收绿净,星斗转空阔”描绘了池塘在月光下的清澈与宁静,以及星空的辽阔与深邃,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微云点太清,须臾亦自灭”通过微云的短暂出现与消失,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无常的主题。最后一句“明朝问此境,胜处不可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不舍,同时也预示着明天的未知与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空间、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