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屏
荡
艇
入
南
山
,
晴
湖
净
如
拭
。
系
缆
枯
树
根
,
寒
烟
生
微
白
。
偃
卧
周
山
阿
,
脚
步
层
岩
隙
。
方
丈
出
松
巅
,
亭
亭
高
百
尺
。
入
门
逢
老
僧
,
尘
缨
顿
若
失
。
说
法
水
月
心
,
妙
香
浮
广
泽
。
落
花
满
空
林
,
披
云
坐
磐
石
。
置
身
在
霄
汉
,
庶
以
慰
营
魄
。
安
得
常
如
此
,
元
言
共
朝
夕
。
月
出
竟
忘
归
,
零
露
沾
衣
湿
。
写景
山水
抒情
夏日
落花
赞美
友情
描述名胜
译文
划着小船进入南山,晴天的湖面干净得像被人擦拭过。
把船系在枯树根上,寒冷的烟雾中显露出微微的白色。
躺在山边的平地上,脚步踏进层层岩石的缝隙。
从松树顶端望去,仿佛有一座方丈大小的高台,高耸百尺。
进入山林,遇到一位老僧,顿时觉得尘世的烦恼都消失了。
他讲述佛法时如水月般清净,心中充满妙香,在广阔的湖面上飘荡。
空林里落花满地,我披着云雾坐在石头上。
我觉得自己置身于天地之间,这样可以慰藉我的心灵。
怎样才能一直如此,和你共度朝夕,谈论这些美妙的事情。
月亮升起我竟然忘了回去,清晨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荡舟南山的宁静景象。"荡艇入南山,晴湖净如拭"展现了湖光山色的清澈明亮。"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则增添了几分秋意和神秘感。接下来,诗人漫步山间,欣赏到"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的壮观松树和亭台,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静谧。在山中遇见老僧,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尘缨顿若失"表达了内心的净化。老僧的佛法让诗人领悟到"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的禅意,仿佛置身于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坐在磐石上,"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感受着自然的韵律,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最后,诗人感叹如果能常常如此,与大自然和佛法相伴,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以月夜的沉浸结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禅意和生活哲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