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庄
十
有
为
庐
陵
高
半
穷
神
道
人
题
寂
寂
无
声
太
古
弦
,
先
天
冥
会
坐
端
然
。
光
风
霁
月
从
烹
炼
,
春
蚓
秋
蛇
共
蜿
蜒
。
生
意
两
间
归
范
冶
,
广
寒
平
地
见
婵
娟
。
清
泉
白
石
堪
脩
禊
,
笔
砚
终
身
结
好
缘
。
写景
抒情
哲理
笔墨赞美
山水田园
春景
译文
寂静无声的太古弦音,在先天冥会中端坐。
春光秋色在烹炼中融合,春蚓秋蛇在天地间蜿蜒而行。
世间万物之生机都归结于范冶之术,广寒之地的平地也能看到美丽的婵娟之月。
清泉流经白石之地,适合进行修禊之事,笔砚则是终身相伴的好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寂寂无声太古弦”开篇,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原始和谐与宁静。接下来,“先天冥会坐端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内在的和谐与专注,如同冥想中的心灵状态。诗人通过“光风霁月从烹炼,春蚓秋蛇共蜿蜒”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既具象又抽象的美。“生意两间归范冶,广寒平地见婵娟”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和美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广寒平地见婵娟”,更是将高远的意境与日常生活的场景巧妙结合,使得诗意更加丰富和生动。最后,“清泉白石堪脩禊,笔砚终身结好缘”则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文墨为伴,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张天赋
554首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