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
辰
六
月
十
九
谢
恩
辞
阙
还
南
雍
两
袖
翩
翩
拂
舜
风
,
又
辞
丹
陛
向
南
雍
。
六
经
未
了
三
年
债
,
灯
火
还
加
五
夜
功
。
脚
板
昔
曾
期
路
远
,
眼
头
今
已
觉
天
空
。
欲
从
南
北
花
消
息
,
都
属
吾
人
一
念
中
。
写景抒情
励志读书
怀古记梦
别离
返回
译文
我轻挥衣袖,如风般拂过舜帝的时代,再次辞别朝堂,走向南方的学府。
三年时间我还未尽数掌握六经的深奥,仍需在夜深人静时继续努力。
过去我曾期待着走更远的路,但现在眼界开阔,已觉天空无垠。
无论是南北的花开花落,都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想法和选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壬辰年六月十九日辞别朝廷,返回南方学府的情景。诗人以“两袖翩翩拂舜风”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其离开时的从容与洒脱,仿佛带着清风拂过,寓意着高洁与自由。接着,“又辞丹陛向南雍”则点明了其目的地是南方的学府,即南雍,表达了对学术追求的坚定。“六经未了三年债,灯火还加五夜功”两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与勤奋。他自认还有未完成的学术任务,需要继续努力,甚至不惜牺牲夜晚的时间,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业的负责态度。“脚板昔曾期路远,眼头今已觉天空”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他曾经期待着遥远的学术之路,如今回首,似乎已经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暗示着他在学术上的成长与视野的开阔。最后,“欲从南北花消息,都属吾人一念中”一句,将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与个人的学术追求联系起来,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学术追求和对知识的探索始终如一,都在个人的一念之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学术的热爱与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张天赋
554首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猜您喜欢
银河吹笙
唐·李商隐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再次韵赵帅见寄三首(其二)
宋·陈造
前欢已悔东隅失,后约如前敢再违。连夜扬州昔年梦,小梅清瘦杏花肥。
高阳台
清·裴维安
花气通帘,桐阴落几,晴斋校罢虫书。小坐微吟,罗衣检试秋初。墨痕犹艳新纨扇,旧题诗、凉思何如。问年年、断句零笺,一半模糊。閒心记取蓬山影,但情和水远,意比云孤。芳信天涯,多.....
从塞上偕内子南还赋赠(其十七)
明末清初·屈大均
欲向京师视宫阙,驱车千里入居庸。与君黻佩非今日,且复行歌返碧峰。
浣溪沙(其四)三用韵
宋·吴潜
正好江乡笋蕨芽。他乡却看担头花。只将蝶梦付南华。万事纷纭都入幻,一杯邂逅且忘怀。年年秋卉与春葩。
题林主事汝桓梦槎奇游卷
明·林文俊
流落炎州未足嗟,乾坤随寓即为家。昔贤此是投荒地,异事今传入梦槎。高节峥嶒昭日月,浮荣聚散等云霞。爱君不得从君去,目断南天岭树斜。
夜梦过陈集生太史山庄求书痛饮读骚四大字起而纪之呈太史属和
明·欧主遇
草木皆秋色,离骚动美人。梦魂何处得,翰墨故疑神。谁与歌燕市,空知泣楚臣。餔糟非众醉,吾亦任吾真。
来长春寓葵园中同住为苕雪夬庵及农先识先灼先弟君适表侄儿子邦直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故人兄弟得连床,强半征鸿聚作行。分得开颜忘戚戚,因何失志转伥伥。閒行不碍荒园小,旅食惟知白日长。学道无成世缘减,欲凭何事掩悲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