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天
寺
翠
景
亭
(
其
二
)
松
有
乔
林
桂
有
丛
,
石
梯
苔
壁
兴
无
穷
。
快
心
叠
嶂
云
如
扫
,
会
意
澄
波
日
正
中
。
修
竹
缘
崖
高
竦
竦
,
早
梅
飘
雪
细
珑
珑
。
狂
吟
大
叫
青
冥
外
,
惊
看
渔
郎
下
钓
筒
。
写景
山水
咏物
写植物
赞美
松树
早梅
情感
狂放
译文
松树生长在茂密的林子里,桂树则丛生在一起,石阶和长满青苔的墙壁带来了无尽的游赏兴致。
看到重重叠嶂的山峰让人心生愉悦,就像云层被扫开一样,而当理解到某事时,正午的太阳照在清澈的水面上,一切都是那么明朗。
竹子沿着陡峭的悬崖生长,显得高耸挺拔;而早春的梅花在风中飘落,像细小的雪珠一样玲珑剔透。
我在这青天之外大声吟咏,突然看到渔夫用钓竿从水中提起一条鱼,这一幕让我感到十分惊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承天寺翠景亭周边的自然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桂、石、云、竹、梅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首联“松有乔林桂有丛,石梯苔壁兴无穷”开篇即点明了翠景亭周围的自然景观,松树高耸,桂花丛生,石阶上覆盖着青苔,墙壁上长满了苔藓,这一切都充满了无限的趣味和生机。颔联“快心叠嶂云如扫,会意澄波日正中”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叠嶂间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刚被清扫过一般,清澈的水面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宁静与明亮,诗人的心境也随着这景象变得豁然开朗。颈联“修竹缘崖高竦竦,早梅飘雪细珑珑”则转向对竹子和梅花的描写。修长的竹子沿着峭壁生长,直插云霄,而早梅则在冬日里绽放,花瓣轻盈如雪,细碎而精致,展现出冬日里的生机与美丽。尾联“狂吟大叫青冥外,惊看渔郎下钓筒”表达了诗人在此处的自由与豪放之情。他在这里放声吟唱,大声呼喊,仿佛要将心中的喜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他惊喜地看到渔夫放下钓竿,这一场景更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与和谐。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自由与洒脱。
刘攽
1268首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