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绿
写景
写雨
情感
秋意
悲秋
场景

译文

屏风山峦遮住了窗户,博山炉的烟气凝结成龙形。
谢家女子愁眉紧锁,单薄的丝织品无法驱散内心的畏惧。秋天的风儿轻轻吹过,带着哀愁的气息。
细雨的声响渐变微弱,雨水稀少。雨滴落在栏杆边,打湿了苔藓的衣裳。
碧泉满溢到铛中,似乎即将沸腾。青叶在筐中,蚕儿正在饥饿地等待着。
突然间,如奔腾的江河,声音响彻千里。琤璁的铁马声在云中响起。
曲调一次次从檀槽中流出,催人泪下。四弦乐器挥动纤细的手指,演奏出杂乱的旋律。
急促的流水从屋檐前流到后檐,灯火的光影摇曳在重重的窗帘上。
南方的潮水发出呜咽声,水流消失不见。一夜之间,新的绿萍生长在水面,增加了水的色彩。

赏析

这首清代庄德芬的《听雨曲》描绘了一幅静夜听雨的画面。首句“屏山掩尽琼窗闭,博山生润凝龙气”以屏风和熏炉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湿润的氛围,暗示着夜深人静。接下来,“谢娥嚬坐怯单绡,梅风吹送悲秋意”借谢娥的娇羞和秋风中的哀愁,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思。“树叶声微雨脚稀,栏边淅沥沾苔衣”通过细微的雨声和栏杆上的水珠,展现出雨滴的轻盈和环境的宁静。接着,“碧泉引满铛欲沸,青叶下筐蚕正饥”则转而写到屋内的生活场景,泉水煮沸,蚕儿待食,更显生活的琐碎与温馨。“倏忽奔腾一千里,琤璁铁马云中起”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雨声如马蹄奔腾,又如铁马在云中驰骋,形象生动。然后,“曲次檀槽十部催,四弦历乱挥纤指”描述了音乐的演奏,琴声悠扬,仿佛在驱散雨夜的寂寥。最后,“急溜前檐复后檐,镫花湿影摇重帘”描绘雨滴打在屋檐和帘幕上的动态画面,而“南潮呜咽流水尽,一夜绿萍新涨添”则以南潮的流水声和新生的绿萍,收束全诗,给人留下雨夜深沉而富有生机的印象。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雨的体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庄德芬

45首
河南提学道朝生女孙,州同定嘉女,武进董㒔室,乾隆己酉进士、浔州知府思駉母。有《晚翠轩遗稿》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闻笛
唐·赵嘏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