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城
梅
花
引
·
月
夕
露
坐
,
红
薇
落
英
,
感
赋
黄
昏
一
例
绊
閒
愁
。
絮
云
收
。
扇
风
柔
。
不
断
帘
波
,
时
带
腻
香
流
。
风
散
余
花
犹
恋
影
,
天
似
水
,
照
婵
娟
,
明
玉
钩
。
芳
情
暗
牵
争
自
由
。
渺
红
云
,
花
外
楼
。
露
香
重
浣
,
相
思
意
、
谁
寄
绸
缪
。
知
道
秋
期
,
还
更
问
牵
牛
。
细
蕊
如
人
愁
未
解
,
愁
万
点
,
诉
冰
弦
,
凉
胜
秋
。
写景
情感
咏物
秋节
山水
爱情
月景
离别
译文
黄昏时刻总是伴随着闲愁。云絮聚拢,微风轻轻摇动扇子般的温柔。
帘幕上的波纹不断翻滚,时时带着浓郁的香气流淌。
风吹过后,剩下的花朵仍然留恋着影子,天空如水一般清澈,明月如玉钩般明亮。
芳香的情愫在暗中牵动,争相追求自由。远方的红云背后,是那座花外的楼阁。
露水带着重重的香气洗涤,相思的情感、谁又能寄予绸缪的深情呢?
我知道秋天的相会之期,却还要再问那牵牛星。
细小的花蕊如同人的愁绪未解,万般愁怨,倾诉于冰弦之上,凉意胜过了秋日。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下露坐赏梅的静谧画面,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首句“黄昏一例绊閒愁”,黄昏时刻,闲愁缠绕,为整首诗定下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基调。接着,“絮云收”、“扇风柔”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柔和,通过“不断帘波,时带腻香流”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雅与香气的迷人,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轻拂、香气缭绕的情景。“风散余花犹恋影,天似水,照婵娟,明玉钩”几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飘散的花瓣比作恋影的精灵,天空比作清澈的水面,月亮则如同镶嵌在夜空中的玉钩,形象地展现了月夜的美丽与神秘。接下来,“芳情暗牵争自由”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渺红云,花外楼”描绘了远处的红云与楼阁,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露香重浣,相思意、谁寄绸缪”则通过露水的洗涤与相思之情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期待。最后,“知道秋期,还更问牵牛”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细蕊如人愁未解,愁万点,诉冰弦,凉胜秋”以细小的花朵象征着内心的愁绪,通过冰弦的诉说,表达了一种超越季节的清凉与宁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心灵深处找到一片清凉之地,摆脱愁绪。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营造出一种既静美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