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沈
克
全
鹤
沙
八
咏
(
其
三
)
潮
音
晚
钟
声
动
霜
飞
华
,
声
沈
月
低
影
。
客
舟
将
梦
回
,
闻
时
发
深
省
。
写景
抒情
写声
声色结合
夜晚写景
海滨
潮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潮水与钟声交织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声动霜飞华”,以“声动”开篇,暗示了某种声音的响起,仿佛是夜空中飘落的霜花被唤醒,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接着,“声沈月低影”,声音渐渐沉寂,月亮也似乎低垂下来,投下长长的阴影,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巧妙地构建了夜晚的宁静景象。“客舟将梦回,闻时发深省。”则将视角转向了一叶孤舟上的旅人。在这样的夜晚,当舟中之人即将从梦中醒来,那悠扬的钟声传来,触动了他的思绪,引发了他的深刻思考。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也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潮水与钟声交织的美丽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哲思与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庆清朝
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宝镜开帘,浮波映玉,名园来赏良宵。春工略试,裁剪光景偏饶。红萼缀枝数朵,柳芽浅露未抽条。番风起、落镫几日,便近花朝。从此争奇斗艳,问众香为国,怎比娇娆。天张绣幄,斯际已见.....
海南黎人作过据临皋县惊劫傍近因小留海康十一月望闻官军破贼二十日戒行戏作两绝句(其二)
宋·李纲
沈沈碧海绝津涯,一叶凌波亦快哉。假使黑风漂荡去,不妨乘兴访蓬莱。
东港竹枝词(其七)
清·卓肇昌
海滨清洗碧天空,地近扶桑东复东。金镜曜辉云气散,茅檐先被一轮红。
东港竹枝词(其十二)
清·卓肇昌
津头苍绿锁烟霞,海曲停桡即是家。此去瀛壶应有路,可曾邀我饭胡麻。
月夜登楼望秦山
明末清初·彭孙贻
把酒欲饮壶已空,登楼对月谁与同。倚楼千里入长啸,宇宙参差清气中。春城缥缈浮烟树,城上遥山天尽处。海潮如雨月西流,露重星稀不知曙。青山招我更不眠,山路苍苍从此去。
初至海上时有倭警
明·杨巍
一气混茫白画阴,不知大块有高深。潮酣真惧初来客,岁暮空怀远望心。日隐蛮墟将万里,烟生蜃岛忽千寻。于今圣主当中国,海若天吴莫浪侵。
□后圃成三绝句(其三)
宋·冯伯规
家山稍远梦难到,郡事渐希诗作魔。句就欲烦相催和,夜窗无奈透霜何。
海上有述呈冶城诸友
明·林鸿
涨海穷炎裔,方舟利涉劳。岛青云树合,潮白雪山高。挂席嗟蓬梗,分簪念尔曹。始知川上喻,逝者自滔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