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西
赏
梅
用
东
坡
韵
昔
年
曾
居
云
水
村
,
暗
香
绕
榻
侵
诗
魂
。
吟
边
梦
里
长
相
忆
,
清
思
恍
到
罗
浮
昏
。
今
年
移
家
近
西
郭
,
亦
有
一
树
开
南
园
。
寒
枝
良
僵
苍
藓
剥
,
冷
艳
落
寞
春
风
温
。
几
朝
幽
鸟
唤
人
起
,
半
窗
疏
影
交
晴
暾
。
披
衣
起
坐
对
觞
咏
,
何
必
扣
遍
山
家
门
。
旧
游
已
去
不
复
醒
,
高
歌
且
醉
花
间
尊
。
写景
咏物
写花
怀古
抒情
写冬天的花
梅花
城市
园景
抒情写景
译文
过去我曾居住在云水村,那里的暗香环绕着床铺,侵入了我的诗魂。
在吟咏诗歌和梦境中,我常常回忆起那个地方,清晰的思绪仿佛带我到了罗浮山黄昏时分。
今年我把家搬到了西郭附近,我家附近也有一个南园,园里有一棵树。
那棵树的寒枝显得有些僵硬,苍老的藓苔覆盖了树干,它的冷艳孤独之姿在春风中显得温润。
几朝几日,幽鸟的叫声唤我起床,半窗的疏影与晴日的阳光交织在一起。
我披上衣服起床,一边饮酒一边吟咏诗歌,何必要敲遍山上的门去寻找什么。
过去的游历已经远去不再醒来,我高歌痛饮,只想在花间沉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昔年曾居云水村,暗香绕榻侵诗魂”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香气的往昔世界。诗人居住在云水村,那里的梅花香气弥漫,不仅浸润了床榻,也渗透进了诗人的灵魂深处,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诗意氛围。接着,“吟边梦里长相忆,清思恍到罗浮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不仅在清醒时吟诵梅花,连在梦中也常常想起,思绪仿佛随着梅花的清香飘到了罗浮山,那里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隐逸之地,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转至现实,“今年移家近西郭,亦有一树开南园”描述了诗人如今的生活环境。虽然离开了云水村,但新居附近也有一株梅花树,这让他感到一丝安慰。然而,“寒枝良僵苍藓剥,冷艳落寞春风温”两句揭示了梅花的现状,枝干枯萎,覆盖着青苔,花朵在寒冷中显得孤寂,但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依然绽放着冷艳之美。接下来,“几朝幽鸟唤人起,半窗疏影交晴暾”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清晨,鸟儿的鸣叫唤醒了诗人,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梅花树的稀疏影子与阳光交织在一起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最后,“披衣起坐对觞咏,何必扣遍山家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他无需去寻找远方的美景,因为眼前的景象已经足够令人心醉神迷。而“旧游已去不复醒,高歌且醉花间尊”则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那些记忆已逝,但诗人仍然选择在花间举杯高歌,享受当下,以酒为伴,与自然共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生活与自然美景的珍惜与欣赏。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又咏蜀都城上芙蓉花
唐·张立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再韵简菊坡
宋·郑清之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吊湘赋鵩强解事,长沙少年空太息。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请翻橘颂作.....
乳源出水岩采雪花赠高士周孝廉诩
明末清初·屈大均
乳山多异卉,岁晏发寒林。不作冰霜色,谁知草木心。幽香盈石室,素影傍瑶琴。迟暮吾何惜,凭将答所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