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赞美
咏物
写景
友情
怀古
赞美师生情谊

译文

秋风万里吹拂,使桂枝摇曳生姿,麒麟降生人间,却有谁知晓其珍贵。
早年便有才华横溢,奏出甘泉之赋,取得权势后仍吟咏泮水之诗,赞美学术之盛。
喜气洋洋的桑蓬中,正是栽种桃李的好时节,为清新的诗歌增添了更多生机。
穿着银色袍服的人们都渴望能得到你的教导,他们心中指向的是你那无尽的智慧,如同湘山一般深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秋风中吟咏桂枝之美,并借此抒发自己对于知识与才华被世人忽略的感慨。开篇“万里秋风生桂枝,麒麟堕地有谁知”两句,诗人以高远的视角描绘了桂花在秋风中盛放的情景,而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即便坠落尘世,也难以被人所识,这既是对桂枝之美的赞叹,也隐含着才华不为世人所知的哀愁。接着,“摩空早奏甘泉赋,取势犹歌泮水诗”两句,诗人提及自己早起吟咏古代文人的文章和诗歌,这里通过“甘泉”、“泮水”的典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根基与文学造诣。中间,“好是桑蓬浮喜气,正栽桃李助清诗”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之美。桑和蓬草代表着平凡而温馨的乡村景象,而“正栽桃李助清诗”则显示出诗人在这宁静中仍不忘文学创作,桃李更是才华与贞节的象征。最后,“银袍争愿公衣钵,应指湘山无量师”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学问的尊崇以及对某位学者的敬仰。这里“银袍”可能暗指佛教僧侣,而“无量师”则是对一位高僧或学者的尊称,表明诗人在追求知识和精神导师方面的执着。整首诗通过桂枝、麒麟、古典文学、田园生活以及对知识与精神导师的崇敬,构建了一幅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诗中充满了对才华、学问、自然美景和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世俗不识真才的感慨。

李刘

55首
南宋后期骈文作家。自幼聪明好学,喜作骈文诗词。嘉定元年(1208)中进士(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八),初任宁乡县(今湖南宁乡)主簿。曹彦约为湖广总领时,留为幕僚。董居谊出任四川制置使时曾为属僚。先后在四川荣、眉两州任知州,后担任西南一带的漕运使,统领成都等诸路军马,以御使大夫之职负责四川(含云、贵)的军、政事务,掌八印于一身。后迁两浙运干,历任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吏部侍郎、中书舍人兼直院,宝章阁待制等职。他治事果断,措施得当,僚佐无不叹服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