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写景
怀古
情感
抒情
山水
送别
赠言
具体分析: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王尉赠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之情和诗人内心世界的诗篇。“十载春泥溅客衣”,开篇便以浓郁的情感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长久的岁月中,连旅途中的衣服都被春天的泥泞所沾染。这不仅是对物质之变的描述,更是对时光易逝、人事皆变的一种感慨。“江湖半已入吾诗”,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和投入。这里的“江湖”指的是广阔的自然世界,而“吾诗”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接下来的两句,“事今岂得文章力,心亦难求世俗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他感到即便拥有文笔之力,也无法完全改变现实;同时,他的心意又难以为世俗所理解。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山意向人如有语”,这里的“山”象征着静默与坚定,而“向人如有语”则是对大自然中山川之美的感受,宛若它们在向人们传递某种信息。这种情感上的交流超越了语言的局限,触动的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愫。“鸥盟于我合归谁”,“鸥”指的是水鸟,这里用以比喻友谊或同道中人的约定和归宿。诗人在寻找着那些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们,表达了一种对知音的渴望。最后两句,“月明昨夜欺寒梦,未了西斋竹外棋”,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在月光之下回忆昨夜的梦境,感觉就像是在欺骗那冬日的寒冷。而“未了西斋竹外棋”则展现了一幅安静的生活图景,西斋即卧室或书房,竹外棋局,透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自然、友谊、文学创作和个人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方岳

1488首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