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热
(
其
一
)
蕴
隆
日
日
等
西
风
,
等
得
西
风
更
蕴
隆
。
四
十
日
秋
无
点
雨
,
谁
将
消
息
到
梧
桐
。
写景·秋天
抒情·秋天
秋节
写风
译文
蕴藏热气的夏日天天盼望西风,盼望的西风来了却更加蕴藏热气。
四十天的秋天没有一点雨,是谁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梧桐树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干燥的秋天景象,诗人通过对西风的期待和等待,表达了对秋雨的渴望。"蕴隆日日等西风"两句,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的力量与持久,以及诗人对其迫切的期待。"四十日秋无点雨"一句,则明确指出秋天已经过去四十日,依然未见雨水,这种干旱反衬出季节的异常和自然规律的失衡。最后一句"谁将消息到梧桐"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秋雨到来的疑惑和不安。这里的"梧桐"通常指的是树木,它们是秋天降雨的敏感指示物,因为它们的叶子会随着秋风摇曳,以等待秋雨的姿态呈现。在这句中,诗人似乎在询问,有谁能将秋雨即将到来的消息带给这些渴望水润的梧桐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天气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方岳
1488首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恻恻吟(其八十)
明·彭日贞
萧萧秋籁夜愁生,舞叶如闻响屧行。帷影灯魂殊恍惚,西风吹梦竹房清。
湘湖草堂为贡友初赋
元·凌云翰
湘湖卜宅似江郊,梅柳同栽已放稍。春雨漏时愁在屋,秋风怒处忆飞茅。莼丝流滑羹长用,荷叶分香饭屡包。买得扁舟梭样大,呼童系在石塘坳。
感秋
清·法良
商飙吹我帏,皎皎九月明。中夜不成寐,起坐挥鸣琴。三星入户低,北斗高未沈。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一弹理七弦,但伤无知音。岂欲有知音,聊以协素心。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水龙吟·落叶
清·关锳
西风一夜吹霜,千峰尽出荒林杪。萧萧摵摵,如愁渐积,有多无少。煮酒园荒,题诗石瘦,画栏斜靠。念荒寒如此,休伤摇落,也还算、归根早。莫说悲秋词稿。自新来、被愁分了。哀鸿未过,.....
风入松
元·沈禧
虬枝撑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俨然妆饰整衣冠。独抱素琴弹。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志在高山流水,□惊.....
何龙友将入京携同瑞昆诸子过余信宿席上分赋得寒云
明·伍瑞隆
漠漠愁笼树,霏霏寒洒空。从龙连北极,如盖感西风。海上将残雨,天边送断鸿。何当捣衣夜,怅望碧霄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