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志
士
不
敢
道
,
贮
之
成
祸
胎
。
小
人
无
事
艺
,
假
尔
作
梯
媒
。
解
释
愁
肠
结
,
能
分
睡
眼
开
。
朱
门
狼
虎
性
,
一
半
逐
君
回
。
哲理
咏物
情感
思虑
亲情
译文
志士有话却不敢说,因为说出来会成为灾祸的根源。
小人没有真正的才能,却虚伪地依靠别人来获取利益。
这首诗能够解释心中的忧愁,让人解开愁结,也能让人在睡梦中睁开眼睛,变得清醒。
富贵人家的心性如同狼虎一般凶狠,一部分会随着你的离去而消失。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慨和无奈情绪。开篇“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表明有志之士无法直言心中的抱负,只能将其埋藏,然而这沉默却可能酝酿着灾难的种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无奈。接着“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则指责那些没有才华的小人,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却利用各种手段攀援上位,以实现个人目的。这里“假尔作梯媒”强调了他们的手段是虚伪和不正当的。第三句“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痛苦,这种情绪纠葛难以解开,连夜间的安宁都被打破。这反映出诗人的精神状态之复杂和痛苦。最后两句“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则是对权贵们的批评,他们的本性如同猛兽一般残酷无情,诗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随着他们转,这也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当时社会的险恶和诗人的处境。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比志士与小人的不同命运,以及对权贵们本性的批判,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感受。
罗隐
507首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