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哲理
地点
台城
秋节
城市
空城

译文

晚霞的阴影笼罩着空荡荡的古都,六朝时期的历史在夕阳的照耀下逐渐浮现。
玉井已经干涸,龙不再腾飞;金瓯虽然破裂,虎曾在此争斗。
尽管知道能在强盛时期显露才华是难得的,然而即使是身处动荡的乱世,也能以平和的态度去面对。
就像深谷可能会变为高山,低地也可能会变为大海,优秀的传承不会被岁月消磨。茂弘一样的优秀后代不必因时间的变迁而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城在傍晚时分的景象,云影笼罩,夕阳余晖映照。六代指的是东吴、两晋、宋、齐、梁、陈这些历史上的朝代,这里的"累累"形容它们一个接一个如同积累,而"夕照明"则是在说即便是晚上也能感受到这座城的辉煌。接着,诗人提到玉井已经干涸,龙不再现身,金瓯虽已破裂,但虎曾在此争斗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接下来的"亦知霸世才难得"中,"霸"意味着杰出的、卓越的,而"亦知"则表示诗人了解到这样的才能是多么难能可贵。然而,在"却是蒙尘事最平"一句里,却又表达了一种平淡和顺应,对于那些已经被历史尘封的事物持有一份接受。最后两句"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辈莫伤情"则写出了时间的力量,它能够将深谷变成高陵,将山岳变得如同大海。"茂弘流辈"指的是美好的后代,而"莫伤情"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些自然与历史变迁所激起的情感不应过于沉重,应持有一份超然。整首诗通过对台城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对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洪流时的心态和情感。

罗隐

507首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