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湿
写景
春天
写花
落花
抒情
思乡
怀友
峨嵋山

译文

天空边峨眉山峰丛丛青翠,楚地的云彩又在哪里隔着重重门扉。
落花带着雪花埋没了芬芳的草丛,春雨和湿润的空气仿佛在画屏上飘动。
对着酒不要推辞傍晚的号角声,望着故乡谁能理解我靠在南亭的心情。
只有你相信我内心充满惆怅,只希望尽情欢乐不愿从醉梦中清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末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愁与怀念之情。"天畔峨嵋簇簇青"一句,以浓郁的墨彩勾勒出连绵不绝的山峦,设色以青,使人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份清新的自然气息。紧接着"楚云何处隔重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遥远之感,似乎那迷离的楚云也无法穿越重重阻隔,与世间隔绝。"落花带雪埋芳草"中,春意已逝,花瓣随风飘零,如同轻纱细丝一般,覆盖了曾经生机勃勃的绿色草地,带着几分哀愁。"春雨和风湿画屏"则是对这季节特有的细腻描写,春雨与和风交织在一起,使得画中之物也似乎被渲染出一层淡淡的忧伤。诗人面对美酒,不愿意推辞,但那份欢愉背后却隐藏着暮年的孤寂。"望乡谁解倚南亭"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站在南亭之上,无人能解他这份归心似箭的忧虑。最后两句"惟君信我多惆怅,只愿陶陶不愿醒"则是诗人的真挚表白。他希望在朋友面前保持真诚,即使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哀愁,但依旧选择沉浸在这份幻想之中,不愿意清醒过来面对现实。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念。

韦庄

374首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如梦令·春景
清·沈榛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