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惜时
劝酒
情感
友谊
抒怀
豁达
酒文化

译文

我劝你今晚要尽情喝醉,酒杯前不要谈论明天的事情。
珍惜主人的这份心意,酒的深处也是情意深厚。
应该担心春光短暂,不必推辞金杯已满。
遇到酒就姑且欢笑吧,人生能有多少这样的时刻呢。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其四)》。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种劝酒和珍视时光的感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开篇即提出要尽情地享受当下的欢乐,不必去担忧未来的事情。这里的“沉醉”不仅是酒的作用,更有忘却烦恼、尽情享受当前时刻的意味。“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这两句强调了对主人的珍视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酒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贵。“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这两句则转向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春漏短”指的是时间像滴答的漏水一样迅速流失,诗人劝诫不要在这种有限的美好时光中去愁绪,更不应将这些烦恼倾诉于满杯之酒。“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感慨。“遇酒”意味着当我们面对美酒的时候,就应该尽情地享受;而“人生能几何”则是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感慨,诗人似乎在说,我们的人生本就有限,何不尽情享受眼前的每一刻。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劝酒和珍视时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人生短暂时所表现出的豁达。

韦庄

374首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宰相),卒谥“文靖”。宋代张唐英撰《蜀梼杌》曾高度评价:“不恃权,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猜您喜欢

食牛炙
宋·李之仪
西来谁为炙牛心,惜事拘文不敢寻。岂谓邻邦无百里,骤令馋口得千金。登台未论前人比,扪腹翻惊用思深。从此耒阳休吊古,便思白酒与同斟。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其三)
明·刘崧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和苏仲南邵湖会饮三首(其二)
宋·张耒
交友不在眼,逢君怀抱开。主人容客醉,樽酒犯寒来。老境侵霜鬓,羁愁付酒杯。身闲不易得,相与且徘徊。
人日喜晴仍用前韵柬佩之
明·谢迁
岁暮还家频苦雨,今朝忽霁喜占年。阳回泰运开天上,风送春声到耳边。知己漫成怡老会,养生方学悟真篇。晚来聊试登山屐,踏破青苔满路钱。
上令狐舍人
唐·李廓
名利生愁地,贫居岁月移。买书添架上,断酒过花时。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迟。近来唯俭静,持此荅深知。
再用景纯韵咏怀二首(其二)
宋·陈与义
木枕蒲团病更宜,从教恶少事鞍鞿。元无王老又何怨,不有曲生谁与归。六日取蟾乖世用,三年刻楮费天机。只应杖屦从公处,未觉平生与愿违。
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二首(其一)
宋·陈造
诸生吾伊莺燕音,忆尝客我诗书林。交期离合悼今昔,宦路漂泊费光阴。故人恩意歌酒款,省郎香雾帘栊深。二十四年一笑适,可待车笠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