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耀
怀
宗教祭祀
宫廷音乐
赞美皇室
礼乐文化
颂扬神灵

译文

酒樽已经备好,丰盛的祭品已经陈列。祭祀的仪式已经准备妥当,音乐和礼仪都已完备。
祝辞已经结束,裸体礼也已经停止。皇帝的车驾在庭院中缓缓移动,銮铃在庄严的大殿中回响。
神灵的仪容停留在此,华丽的亭台显得空寂。八方神灵的祭案护卫着,三祗(神灵)解途(离开)。
翠绿的华盖闪耀着光辉,罼(可能是指某种仪式)和奕(可能是指棋类游戏)凝聚着皇家的威严。玉质的马鞍静止无声,金质的车轮流转着美好的声音。
仪式表达了我们最真诚的孝道,心底的敬意深深感动了神灵。我们追思凭借皇家的明鉴,思考着如何承继深远的典范。
神灵赐予了我们丰厚的福祉,四方都显明了光明的未来。仰望神灵的恩赐,俯视时与所有的生灵共享福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祭祀时的各个环节:从准备祭品、陈设祭器,到祝祷仪式的完成,以及最后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愿。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如“釐醴”、“嘉俎”、“八灵”、“三祗”,以及“翠盖”、“金辂”等,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美感,也深刻地体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严谨与隆重。通过“跸动端庭,銮回严殿”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仪式进行时的秩序井然与威严庄重。而“神仪驻景,华汉亭虚”则将神灵的存在感与仪式的神圣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最后,“仰福帝徽,俯齐庶生”表达了对神灵赐福的期待与对民众福祉的关怀,体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深层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祭祀场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古代文化信仰、礼仪制度以及人神关系的深刻探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独特的文化风貌。

殷淡

15首
才士。历黄门吏部郎,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孝武帝时以文章见知。文帝章太后庙祭祀缺乐章,淡奉武帝命为著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