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颂扬
抒情
人生哲理
感慨人生
写景
自然赞美
宴饮
怀旧
亲情
读书

译文

正是木翁之年六十六岁,三生有幸作为太平时代的神仙。
浊酒粗粮供我养老,变幻莫测的尘世只能相信天命。
害怕面对风波去游宦海,却喜欢看孙子们种下书田。
开始的时候和宾客朋友们一起喝酒聚会,何必羡慕那金张的装饰和珥蝉的荣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六十六岁时庆祝自己成为“太平仙”的喜悦心情。他以简朴的生活——“浊醪粗饭”来供养自己的老年,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态度。“幻化尘生信彼天”,则表达了对生命自然流转的深刻理解与接受。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曾经“怯冒风波游宦海”,即在官场中经历风浪,但如今更喜欢“喜观孙子种书田”,享受家庭的温馨和教育后代的乐趣。这种从忙碌的官场生活转向宁静的家庭生活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价值的重新审视与追求。最后,“初筵具共宾朋醉,何羡金张珥汉蝉”一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欢聚一堂,共享美酒佳肴的快乐,不羡慕那些权贵的奢华生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满足感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老人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心境变化,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和家庭幸福的向往。

猜您喜欢

走笔次韵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于功德寺话旧
明·湛若水
同考分经听鹿鸣,廿年今日话平生。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羡公自昔传家学,才望如今老更成。
至启伏蒙仆射相公独垂青眼忽枉朱轮仍贻郢客之咏歌过为无盐之刻画有何才取都是爱忘若惭拙思之如抽岂表善言之必应辄次来韵却献一章
宋·李至
蓬丘官况复何如,养拙资吟久病馀。印簏罕开无案牍,閤门常锁有图书。山中旧隐闲多忆,世上浮生老更疏。何幸明公偏顾我,马蹄出便到贫居。
清平乐·梦女持卷问字,以此绘合家欢记之,即题此图
清·许禧身
曲栏杆畔。玉立浑忘倦。风采依然窥笑面。凉透梧桐庭院。视他孺慕依依。承欢膝下牵衣。蕉叶半窗月影,落花满地声稀。
与唐惟勤索纸
明·丘吉
鱼网无功补蔡侯,蜀江不洗薛涛愁。教儿昨日翻诗稿,书破芭蕉数幅秋。
偶兴
唐·罗隐
逐队随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车尘。如今赢得将衰老,闲看人间得意人。
客夜寒雨
明·成鹫
重阴薄微阳,万族息群动。夜昏闭衡门,土壁周无缝。长襟覆短床,黑蛇蟠铁瓮。北风如橐籥,呼吸由窗空。渐闻檐雨声,始觉山月霿。寒生纸帐薄,雪压庭柯重。不眠知夜长,独起歌商颂。高.....
与姊别后颇无意绪感旧述怀得七律十六韵
清·金逸
少小依依似雁行,可怜往事不堪详。画楼人去埋尘冷,孤艇潮来载梦忙。记得承欢工雅谑,有时拨闷斗迷藏。读书红剪三更烛,礼佛清烧一瓣香。赌绣当窗随卧起,种花隔夜费商量。娇痴扑蝶携.....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明·屠滽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