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三
澳
诗
行
春
按
部
过
林
投
,
人
物
丰
盈
里
社
休
。
东
石
风
晴
看
鹭
翥
,
西
溪
浪
暖
起
龙
游
。
大
夫
计
富
惟
询
马
,
比
户
能
封
在
畜
牛
。
海
国
太
平
真
乐
土
,
安
居
渔
佃
即
仙
洲
。
写景
地点
人物
民生
田园
太平
赞美
海国
译文
春天出行巡查时经过林投村,这里的人们和资源都十分丰富,村落的祭祀活动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整和恢复。
在东边的石头上,风和日丽,可以看到白鹭展翅高飞;在西边的溪流中,波浪温暖,仿佛龙在游动。
大夫们计划富国之策时,只询问马匹的情况;家家户户都能养牛致富。
这个海国真是太平的乐土,渔民和农民安居乐业,就像生活在仙洲一般。
赏析
此诗描绘了春天时节,官员巡视地方,所见之景充满生机与和谐。首句“行春按部过林投”点明了季节与官员的行动,春季巡行,经过林间村落。接着“人物丰盈里社休”描绘了村中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宁的景象。“东石风晴看鹭翥,西溪浪暖起龙游。”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东方的石头在晴朗的风中,白鹭展翅飞翔;西方溪流温暖的波浪中,龙似乎在悠游。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宁静。“大夫计富惟询马,比户能封在畜牛。”这两句转而描述官员的治理理念与成效。大夫询问的是如何使百姓富裕,关注的是畜牧业的发展,每家每户都能通过养牛获得丰收。这体现了官员对民生的关怀与务实的政策。最后,“海国太平真乐土,安居渔佃即仙洲。”总结了整幅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赞美。这里是一个和平繁荣的地方,人们安居乐业,如同神仙居住的岛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清末时期理想中的社会图景。
猜您喜欢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癸亥春
宋·张嵲
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观祝孝友画卷为赋六言一绝复以其句为题作五言四咏(其五)
宋·朱熹
茅屋无烟火,溪桥绝往还。山翁独乘兴,飘洒一襟寒。
题刘士平竹所卷
明·程本立
凤凰溪头十亩园,我昔种竹竹已蕃。揃除杂乱扶正直,不使恶类相牵援。春雷动地儿孙长,森然玉立参天上。玄冬何嫌霜霰重,赤日自憩风飙爽。一从宦辙梁宋游,熇埃眯目挥汗流。琉璃八尺谁.....
思佳客·吴中作和绣谷
清·厉鹗
窄窄纹窗小小舟,空波一片漾难收。满天细雨曾成梦,压水凉阴半倚楼。深玉盏,暖香篝。夹纱衣薄不曾秋。吴中旧事君知否,晚泊荷花为洗头。
苧村烟雨
宋·顾禧
湖南几曲石桥底,细雨濛濛暗碧溪。欸乃渔歌声不断,参差桑树望中迷。花田香散泥初湿,柳圃烟深莺乱啼。此地千年多买犊,耕男谁复怨征鼙。
过通州(其二)
清·爱新觉罗·弘历
雪馀芳埒不生尘,堤柳笼烟色渐新。最喜轻舆凭望处,青郊土润有耕人。
再过淮南
清·玄烨
前来历兹境,斯民似未遂。今日再经过,风土觉有异。纨褐既充体,庐舍各完置。拥道欢趋迎,扶老与携稚。咸云获休息,近免徭役累。水患日就平,田畴可耕植。一饮与一食,莫不歌帝赐。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