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动物
情感
写景
宫廷
思乡
春天
咏物
忧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描绘宋徽宗时期狸奴衔鱼图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徽庙宸翰世已无”点明了宋徽宗的时代背景已经远去,皇宫中的墨宝也已不复存在,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衔鱼随意写狸奴”描绘了画面中狸奴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情景,通过狸奴的形象,似乎在暗示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鸾舆北狩知何处”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指代宋徽宗被掳北去的悲剧事件,这里的“鸾舆”象征着帝王的尊严与荣华,而“北狩”则意味着帝王的不幸遭遇和国家的衰败。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残酷,也蕴含了对逝去时代的深深怀念。最后一句“惆怅春风看画图”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面对这幅画作,仿佛置身于春风之中,却只能透过画图感受历史的温度,表达出一种既无奈又深情的感慨。春风本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成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与历史之间巨大落差的哀叹。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一幅画作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钱惟善

76首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