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月
归
途
星
明
残
照
数
峰
晴
,
夜
静
惟
闻
水
有
声
。
六
月
行
人
须
早
起
,
一
天
凉
露
湿
衣
轻
。
宦
情
每
向
途
中
薄
,
诗
句
多
于
马
上
成
。
故
里
诸
公
应
念
我
,
稻
花
香
里
计
归
程
。
写景抒情
夏景写物
怀乡思情
行旅归程
描述篇
译文
星光和残阳照耀在几座山峰上,夜静下来只能听到水的声音。
六月里行走的人需要早点起床,因为一整天的清凉露水会让衣服变得湿润轻盈。
对官场的情感在路上渐渐淡薄,而诗句则常常在马背上构思完成。
故乡的各位朋友应该还在思念着我,我在稻花的香气中计划着回家的路程。
赏析
这首宋诗《六月归途》是徐玑所作,描绘了夏日清晨的旅途景色和诗人的心情。首句"星明残照数峰晴",通过明亮的星星和傍晚的阳光映照在几座山峰上,展现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夜静惟闻水有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只有流水声显得尤为清晰,暗示着旅途中的孤独与自然的和谐。"六月行人须早起"点出时令,提醒读者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行人需要早起赶路以避开酷暑。"一天凉露湿衣轻"则描绘了早晨露水带来的微凉,暗示着诗人对清凉的期待和旅途的艰辛。"宦情每向途中薄"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淡漠,随着旅程的推进,他的心情似乎更加倾向于自然和诗文创作。"诗句多于马上成"反映出诗人善于在马背上构思和创作诗歌,旅途生活也成为了他灵感的源泉。最后两句"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香里计归程",诗人想象家乡的亲友在稻花香中期盼他的归来,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归乡之旅的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归途的景象,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和对家乡的眷恋。
徐玑
180首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猜您喜欢
淮上舟夜
清·邵咏
淮南雨晴夜,初夏似新秋。月色兼凉起,河声入梦流。艰难依蹇仆,飘泊信孤舟。应识回家日,惊心念旧游。
寒食
金末元初·李俊民
为恋风光好,那堪节物催。事随浮世往,花似去年开。莫洒无家泪,须倾有限杯。诗人多少兴,都向醉中来。
海音诗
清·刘家谋
真教澎女作台牛,百里饥驱不自由。三十六村归未得,望乡齐上赤嵌楼。
夏夜弹琴
宋·朱淑真
夜久万籁息,琴声愈幽寂。接引到清江,岩泉溜寒滴。
初夏咏
宋·彭汝砺
簿领纷相压,尘埃懒未堪。轻阴人割麦,微雨客忧蚕。照水荷衣薄,迎风柳鬓鬖。微吟聊自释,一梦满江南。
池阳野步遣兴
清·李寄
鸾啼花乱好良辰,客里东风日日新。春色醉人无远近,不知今是异乡身。
旅夜次竹汀韵
清末近现代初·曹家达
瑶瑟怨清夜,秋怀带雨酲。云山逃岁月,风柝动关城。衰俗文章贱,多閒髀肉生。蒪鲈乡梦阔,张翰有馀情。
秋日拟归故乡(其二)
明·区元晋
岸容江色澹城秋,归忆故园处处幽。坐拉曲生谈旧癖,行吟饭颗遣新愁。曲终山觅桓伊笛,兴剧溪乘逸少舟。寄语凫鸥休猜讶,弄閒同尔浴清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