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溪
蓬
山
久
变
迁
,
古
岸
横
波
剪
。
不
觉
鹿
溪
潮
,
年
来
亦
日
浅
!
写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季节
夏季
动物
鹿
地方
鹿溪
译文
蓬莱山经过久远的变化,古老的河岸边波浪剪裁着景色。
不知不觉中鹿溪潮涌起,而其深度在每年都在逐渐变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溪历经变迁的景象,洋溢着一种时间流逝、自然更迭的哲思。首句“蓬山久变迁”,以蓬山象征时间的漫长与世界的变迁,暗示鹿溪所在的环境也经历了无数的岁月更替。蓬山,常被用来比喻遥远或隐秘的地方,这里借指鹿溪所在的地理环境,通过“久变迁”三字,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次句“古岸横波剪”,描绘鹿溪岸边的景象。古岸,指的是历史悠久的河岸,横波则是横跨水面的波浪。这两词结合,勾勒出一幅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波浪在古老的河岸上跳跃,仿佛在讲述着历史的故事。这里的“剪”字,生动地表现了波浪与岸线相互作用的动态美。接下来,“不觉鹿溪潮”,诗人似乎在感慨,鹿溪的潮水变化,自己并未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潮水的涨落,象征着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轮回,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最后一句“年来亦日浅”,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主题。诗人意识到,即便是鹿溪这样的自然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原有的面貌也在逐渐改变,甚至变得“日浅”。这里的“日浅”既可理解为鹿溪的景色日渐淡去,也可解读为时间的流逝使得记忆中的美好逐渐褪色。这句话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鹿溪变迁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力量和自然的永恒。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捕捉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深入探讨了时间、生命与存在的哲学命题,引人深思。
猜您喜欢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续感秋(其三)
清·童凤诏
翛然门巷昼常关,抱影空庐独往还。鹤唳三秋声转警,豹藏七日色逾斑。江山平远尘氛外,云雨荒唐朝暮间。闻道微霜初度处,蓼花芦叶落溪湾。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白鹭洲
明·陈桭
江畔芳洲水势分,洲前属玉自成群。联拳芳草疑残雪,接羽平沙似断云。鸥鸟伴中同皓皓,渔歌声里落纷纷。满怀诗景收难尽,浩荡烟波霭夕曛。
挽巽斋先生欧阳大著
宋·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众星稀。哲人萎中道,雨绝将安之。昔者丽鸿藻,玉振含清晖。名理轶晋魏,雅言袭轲思。连驾觐驰道,并坐侍端闱。及门怀燕婉,升堂接逶迤。方期黄鹄翔,忽作朝露晞。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