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乡
写水
情感
写景
离别
山水
抒情
友谊
地域
台湾

译文

您住在澎湖我在台湾,两地之间隔着一条海和一座山。
过去我们在南闽关见面,如今再次相逢时却云雾缭绕。
希望沧海能生出鳌柱(传说中的巨柱),这样我们就能朝发暮至,日日相见。
沧海很深,看不见底部。只依靠着小小的船帆送出这封信件。
如果您能再来,无论经过多少的云和水的阻隔,我都要见你!

赏析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许芬分别两地、相隔千里的思念之情。首句“君居澎湖我台湾,相隔一海复一山”开篇即点明了两人地理位置的遥远,海与山仿佛成了他们相聚的障碍。接着,“去日相晤南闽关,今日相逢云漫漫”两句,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相聚场景,表达了时光流转、相聚不易的感慨。诗人渴望能够跨越这遥远的距离,“安得沧海生鳌柱,为君朝往暮复还!”表达了对自由往来、不受地理限制的美好愿望。后半部分,“沧海深,不见底。凭藉片帆送一纸”形象地描绘了大海的深邃与辽阔,以及诗人只能通过书信来寄托思念的无奈。最后,“君倘能再来,何论重重有云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再次相聚的热切期盼,不计路途遥远和自然阻隔,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往来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友情与距离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