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次
韵
子
仪
侍
郎
用
沈
察
院
韵
杜
宇
来
时
忆
故
山
,
簿
书
丛
里
且
闻
閒
。
流
传
旧
体
湖
山
外
,
赓
唱
新
声
伯
仲
间
。
雨
霁
园
林
莺
亦
喜
,
风
轻
帘
幕
燕
知
还
。
苏
公
堤
上
明
寒
食
,
逸
驾
翩
翩
不
可
攀
。
写景
山水
田园
节日
寒食节
情感
思乡
赞美
动物(燕
莺)
译文
第一句“杜宇来时忆故山,簿书丛里且闻闲。” 说的是当杜宇(可能是某种鸟的叫声)在耳边响起时,让人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在繁忙的公务中,我还能听到一些闲暇的声响。
第二句“流传旧体湖山外,赓唱新声伯仲间。” 描述的是古老的诗歌在湖光山色中流传,人们又在其中唱出了新的声音,就如同伯仲之间互相唱和一样。
第三句“雨霁园林莺亦喜,风轻帘幕燕知还。” 指的是雨过天晴后,园林中的黄莺也显得十分欢喜;微风轻轻吹动帘幕,燕子也似乎知道何时归巢。
第四句“苏公堤上明寒食,逸驾翩翩不可攀。” 描绘的是在寒食节那天,苏公堤上光明一片,一派热闹景象。然而,那些自由自在的马车飞驰而过,却令人难以追赶其步履。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题为《再次韵子仪侍郎用沈察院韵》。诗中描绘了杜宇归家时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在繁忙的官务中寻求片刻宁静的心境。诗人通过“簿书丛里且闻閒”一句,巧妙地将公务与内心的平静对比,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胸怀。接着,诗句“流传旧体湖山外,赓唱新声伯仲间”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以及在自然美景与人文交流中的和谐共存。雨后的园林,莺鸟欢鸣,春风轻拂,燕子归巢,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希望与喜悦。最后,“苏公堤上明寒食,逸驾翩翩不可攀”一句,以苏东坡的典故,赞美了子仪侍郎的才华与风度,暗示其难以企及的高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永叔方舟豪饮即事十首时行次齐鲁卫间(其七)
明·胡应麟
携来双彩华,寒夜互生花。雪拥山阴棹,星偕博望槎。雁声流古塞,萤火乱平沙。几忆春明外,长灯对棣华。
题王煮石推篷图
元末明初·钱宰
粲粲晴林截素霓,梦回何处觅新题。画檐压槛江南屋,短棹推篷雪后溪。落月欲分花上下,春风不隔树高低。何当一见冰霜表,放棹孤山烟水西。
采菱歌七首(其四)
南北朝·鲍照
要艳双屿里,望美两洲间。袅袅风出浦,容容日向山。
江行俳体十二首(其八)
明·钟惺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