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
和
九
月
九
日
圣
制
登
慈
恩
寺
浮
图
应
制
飞
塔
云
霄
半
,
清
晨
羽
旆
游
。
登
临
凭
季
月
,
寥
廓
见
中
州
。
御
酒
新
寒
退
,
天
文
瑞
景
留
。
辟
邪
将
献
寿
,
兹
日
奉
千
秋
。
节日
秋节
重阳节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地点
译文
高塔直入云霄,清晨时分旌旗飘摇。
登山赏景依靠节令,辽阔视野尽览中原。
御赐美酒寒意消退,天象吉祥景象永驻。
祈福辟邪为寿献礼,今日庆祝千秋万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清晨游历于高塔之巅,眺望远方的景象。"飞塔云霄半"中的“飞塔”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塔楼,而“云霄半”则形容其高峻,仿佛直达云端的一半。"清晨羽旆游"中,“清晨”表明了时间,是在一日之始的宁静时刻;“羽旆”通常指的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饰物,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本身或同行者,表达了一种高贵和庄严的气氛。他们在清晨游历于塔上,感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登临凭季月"中,“登临”意味着攀登至高处以观赏景色;“凭季月”则是指借助当月之光来观赏。这段落表达了诗人登上塔楼,依靠着秋月的光辉,去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寥廓见中州"中的“寥廓”形容空旷无垠;“见中州”则指从高处望见广阔的国土。这一句通过诗人所见,将视野拉得更远,展现了一个宏大的画面。"御酒新寒退"中的“御酒”是指皇帝赐予的美酒;“新寒退”则表明酒已经凉却。这句话意味着宴会或庆典已经结束,酒也已经不再温热,可能是在描述一场活动之后的宁静氛围。"天文瑞景留"中的“天文”指的是天象、天气;“瑞景留”则是形容美好的风光得以保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祥瑞之景,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颂,同时也是对当下所处环境的肯定。"辟邪将献寿"中的“辟邪”有驱除不祥之意;“将献寿”则意味着即将进行庆祝长寿的仪式。这一句预示了接下来将有一场为祝愿长寿而举行的活动。"兹日奉千秋"中的“兹日”指的是今天;“奉千秋”则是表示对皇帝的敬礼和祈求,希望皇上的寿命如同千年古松一样久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君主长寿的祝福之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活动场所的精细描述,展现了一种隆重而庄严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皇帝的敬仰和祈愿,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君主的忠诚与尊崇。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宫廷礼仪结合起来,构建了一幅既有宏大景观,又蕴含深刻意义的画面。
刘宪
24首
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曾祖刘会,官至隋高阳郡功曹、益州绵竹令;祖刘举,唐左宗卫率府录事参军、潞州乡县令;父刘思立,考功员外郎。十五岁举进士,授阜城尉,历任武德、白水、伊阙三县尉,累进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尚书工部员外郎。景龙初(公元707年),为太子詹事,兼崇文馆学士。唐睿宗景云二年正月十一日卒,年五十七。赠兖州刺史。宪著有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