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城市
情感
爱情
交通

译文

在洛阳的大道上,春天来临,尘土飞扬。
濯龙(可能是地名)望去如雾气缭绕,河桥上渡船驶过,声音如同雷鸣。
听到车上的玉珂声,知道是骏马在奔驰;看到旁边的帷幔,知道有高大的屋檐在眼前展开。
两人相对而视却无法言语,心中密意却在眼中流露出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洛阳城外驰道景象的诗句。开篇“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马蹄所踏起的一路尘土,展现出一幅热闹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紧接着,“濯龙望如雾,河桥渡似雷”进一步渲染了春日洛阳的气氛。濯龙通常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险滩,这里以其名喻指一处水域,或许是黄河与洛阳城附近的某个河流。望去如同迷雾,既增加了景象的神秘感,也暗示着春天水汽氤氲的气候特点。而“河桥渡似雷”则通过比喻手法,将渡河时水波激荡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为雷鸣般的响声,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接下来的“闻珂知马蹀,傍幰见甍开”两句,继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驰道上的生动场景。马蹄踏地的声音,以及车轮与道路摩擦的声音,都是通过听觉去感受的,显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捕捉。最后,“相看不得语,密意眼中来”则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这不仅是对视觉、听觉之外的深层交流的一种表达,也许还包含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复杂情绪。通过眼神传递的情意,不言而喻,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伤和深沉。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听觉细节的刻画,再现了春日洛阳驰道上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微妙情感。

徐陵

39首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583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左光禄大夫、鼓吹、建昌县侯如故,谥号为章。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