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
思乡
抒情
友情
写书信
季节
夏末
读书
期待
久别

译文

向东望去,我看见了彭耜,在晴朗的窗前,有一只蜘蛛掉了下来。
万金的价值怎么能与一纸书信相比呢?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着这封信。
夜晚之后,灯花闪烁,我感到很高兴;早晨起来,听到喜鹊的叫声,这似乎也预示着好消息。
手中展开或卷起书信,虽然我们久别,但这份情感却可以长久地呼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书信交流中的喜悦。首句“东望吾彭耜”,设定了诗人面向东方眺望自己的田地,或许是在思考农事,也可能是对远方亲人的遥想。紧接着,“晴窗坠一蛛”展现了室内的宁静与和谐,蜘蛛在窗上结网,细腻而生动。“万金何足抵”,此句强调了书信所承载的情感价值远超过任何物质财富。"尺纸寄来迂"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书信的期待与珍视,每一封信都如同心灵的慰藉,虽然字数不多,却承载着深厚的情谊。“夜后灯花喜”可能是指夜晚时分,灯光下看见尘埃在光线中舞动,如同小花,带来了一丝欢愉。"朝来鹊语符"则描绘了清晨时分,听闻燕子的鸣叫,如同自然界的信息传递者,为新的一天带来了生机。“手中舒复卷”显示诗人在阅读书信或书籍,享受着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满足。最后,“久别可长吁”,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即便是短暂的离别,也能引起无尽的叹息。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生命的美好,是一首充满温馨与哲理的佳作。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唐·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满路花·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明末清初·张夏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素交.....
有感示门人潘文虎
清·周龙藻
半世辛勤付汗青,那堪劫火早沈冥。生悲天水遗民录,死恨元家野史亭。直笔至今徵琬琰,成书自古在家庭。与君午夜重论及,隐隐虹光下六丁。
感遇六首(其六)
明·欧大任
长淮向南流,直过曲江侧。子弟昔娱游,枚马来偃息。伊余遘清时,滥荷公府辟。承明别我友,肃穆广陵役。躧步文学林,笔札墙下积。月请有升斗,商歌出金石。朝阳梧桐枝,矫矫凤凰翼。七.....
沁园春·怀青万弟
清·范邃
过了重阳,雨雨风风,几时得休。叹梦中情绪,无非怅望;别来岁月,半是离忧。鸡骨难支,羊肠不耐,何况飘零旅雁愁。相思甚,正严城鼓角,落月凝眸。寂寥最是今秋。把敝簏残编日夜搜。.....
题范文予臞庵卷
明·孙一元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