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的词
山的意象
寓意
房子的象征

译文

第一句“屋头除却数条椽,政好临风对月眠”可以翻译为:除了几根椽子在屋顶上,这里正适合迎风对月而眠。
第二句“行客只从门外过,岂知屋里有青天”可以翻译为:路过的行人在屋外匆匆走过,他们又怎会知道屋子里有如此清朗的天空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屋头除却数条椽,政好临风对月眠"表达了诗人撕去遮蔽心灵窗户的束缚,以便更直接地接触自然,享受清凉的夜风和明亮的月光,体验一种超然物外的睡眠。这里的"椽"指的是屋顶的横木,"政好临风对月眠"则是诗人内心追求的写照。下一句"行客只从门外过,岂知屋里有青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感。诗人通过对比行走在门外的旅人与自己屋里的生活状态,凸显出一种精神上的自得其乐和满足。这里的"青天"不仅是自然界的蓝天,更象征着心灵的自由和纯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诗人对于心灵解放和自然合一的深切情感。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蚤起
清·魏周琬
骨冷魂清梦寐稀,晓钟催彻自披衣。花垂重露迟人起,蛛失明河罢网归。点点孤烟生处直,苍苍群动定中微。山红涧碧思前路,几虑踌躇事又非。
暮秋偶游章门,晤同年棠孙徐明府,以《太行策马》、《金山赋诗》、《黄鹤惊涛》、《西湖泛月》、《山居四忆》图属题。适闻杨虚筠同年亦至,遂与棠孙同访于湖心亭。时蟾影方圆,微云欲淡,虚筠令寺僧携琴瀹茗,同泛东湖。夜分归寓,戏题图册并柬虚筠(其一)
清·刘绎
何必崎岖望太行,故山深处即康庄。人间如许风波恶,争似今宵共野航。
和叔虚所
明·欧阳建
丹崖赤壁石岩岩,明月梅花结此龛。诸葛庐中龙待雨,渊明门外柳堆岚。清溪炼法还堪伍,白酒传杯已过三。多少谢情吟不尽,松梢千丈耸山南。
寄怀君适顷波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伴愁络纬一秋啼,老径寒芜望欲迷。败纸鸣窗风猎猎,湿萤缘竹雨凄凄。劳生留味馀灯幌,凉讯牵怀剩菊畦。剪烛论诗沉旧梦,何时二妙手重携。
酬魏来峰夜酌玉河楼
明·邱云霄
岁晏同燕旅,天涯共酒杯。感时歌慷慨,卜夜意迟回。残雪涵孤牖,寒光上翠台。茂陵多病日,怀抱为君开。
赠朱万初四首(其一)
元·虞集
霜雪摧残涧壑非,深根千岁斧斤违。寸心不逐飞烟化,还作玄云绕紫微。
江上读卢次楩赋叹其因才贾祸垂死无妄(其三)
明·汪礼约
一些岂招魂,无章痛木门。流离辽海恨,萧瑟夜郎冤。绝代空名起,千秋副本存。悲风吹落日,无地荐芳荪。
定风波
元·魏初
长日身边一事无。放痴儿子走相扶。不道牵衣缘底事。笑指。杖藜门外看平湖。好借西邻霜羽鹤。更著。青松和月两三株。一片春风千古意。请倩取。龙眠作个寿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