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月亮咏物
夜酒
抒情

译文

夜深了,花前月下,我饮酒,举杯邀明月。
一杯酒下肚,仿佛吞下了整个月亮,连青天也被我吸入了酒中。
酒水滋润了我的诗情,我依然有些醉意,而月亮则渐渐消失在云层之中。
我知道我醉了,分不清真假,但我知道我所咽下的只是月亮的影子和蟾蜍的精华。
天空仿佛引领着月亮进入我的酒杯中,而月亮又好像在搅动天际的酒液。
临风饮酒直到我想要入睡,一声鸡鸣响起,千山之间已经迎来了黎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深时独自在花前饮酒赏月的场景。诗人举杯对月,似乎要把月亮咽下肚中,并且感觉自己吸取了整个青天。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融入感。"酒沃诗肠犹醺醺"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酒精与诗意相联系,形象地表达了酒能激发诗思,且这种感觉是持续不断的。接下来的"月乃渺渺深入云"则将月亮描绘得神秘而遥远,似乎月光穿透云层直达心灵的深处。然而在"从知我醉认不真"一句中,却出现了对现实与梦幻界限模糊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自嘲,自己的所咽并非真正的月亮,而是虚幻中的兔魄(指月宫中的玉兔)和蟾蜍精(古代传说中居住在月亮上的神兽)。这里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天又领月杯中走,月还把天杯中搅"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虚幻与现实交织的情感。最后"临风酌尽我欲眠,一声鸡唱千山晓"则是诗人饮酒到尽,准备就寝之时,突然一声鸡鸣惊破夜寂,宣告着黎明的到来。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融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魅力。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