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饮食
民间生活
食俗

译文

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包罗万象,气势粗犷豪放。以清净为根本,行为举止恭敬有礼,双手交叠在胸前。
整首诗形容的人或物通体无隙,就像镬汤里的翻筋斗一样灵活自如。
能够掌握并稳住局面时,无论是横来还是竖来都能吞噬并掌握;若无法掌握,则会四处奔走,无法安定。
应当是山中的僧人领悟了其中的真谛,此时此刻,整个地面都响起泥塑的牛叫声,发出频频的吼声。

赏析

这首诗名为《馄饨》,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道济。诗中以馄饨的形象和制作过程隐喻人生的起伏不定和禅修的境况。"包罗万象,性气粗豪"描绘了馄饨馅料丰富多样,象征生活中的复杂与变化;"清净为根,礼恭叉手"则强调内心的纯净和对外在礼仪的尊重。"通身上缝隙无馀,镬汤里倒番觔斗"比喻馄饨在沸水中翻滚,象征人在世间经历磨砺,经受考验。"把得定横吞竖吞,把不定东走西走"进一步说明了掌握住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失去定力则会随波逐流。最后两句"宜是山僧嚼破时,泥牛满地频哮吼",通过山僧咀嚼馄饨时的沉思,以及"泥牛满地频哮吼"(泥塑的牛在地上吼叫,可能指禅宗公案中的"泥牛过河",寓意顿悟),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在顿悟时刻的强烈感受,寓意心境豁然开朗,烦恼顿消。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以日常饮食之事揭示人生哲理,体现了释道济深厚的禅修体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