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吴
儿
作
小
至
后
九
九
诗
八
解
(
其
二
)
三
九
寒
威
渐
渐
强
,
颠
风
刮
面
怎
禁
当
。
篱
头
觱
栗
从
头
响
,
添
得
人
愁
线
样
长
。
写景
抒情
冬天
写风
情感
忧愁
节令
小寒
译文
九九寒冬的威势渐渐强大,凛冽的北风迎面刮来,实在是让人难以承受。
篱笆头的风声响起,像是从头到脚地呼啸,更增添了人们的愁绪,这种感受如同长长的一线牵动心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严寒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冷天气对人的感官和心理的影响。首句“三九寒威渐渐强”,点明了季节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寒气逐渐增强,暗示了冬季的严峻。接着,“颠风刮面怎禁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狂风的猛烈,即使是最坚韧的面庞也无法抵挡其侵袭,突出了风力之大。“篱头觱栗从头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酷,描述了篱笆上发出的声响,仿佛是风在与篱笆进行着激烈的对话,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最后,“添得人愁线样长”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比喻,将愁绪比作长长的线,形象地表达了人在寒冷中感到的孤独和忧郁,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等待的煎熬。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冬日严寒的自然景观,以及它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车过武胜关雪中购得兰数本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车行楚豫交,蜿蜒入山腹。矫首望雄关,势绝天地蹙。一脊界江河,向背异寒燠。雪峰袭云衣,漠漠烟生玉。涛凝叠嶂松,翠压一涧竹。峥嵘幻冰花,僵踣慨众木。野人市修兰,仓卒得一束。坚.....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浣溪沙(其六)赋清虚
宋·辛弃疾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