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
中
春
晚
依
依
官
柳
暗
关
情
,
况
复
听
人
唱
渭
城
。
半
夜
客
楼
闻
杜
宇
,
一
年
春
事
又
清
明
。
帆
开
别
浦
潮
如
雪
,
花
落
东
风
雨
又
晴
。
光
景
不
留
人
老
去
,
浮
生
空
自
叹
云
萍
。
写景
怀古
春天
节日
清明节
抒情
惜时
落花
离别
客情
城市
别浦
赏析
这首宋诗《客中春晚》由柴随亨所作,描绘了春天将尽时客居他乡的旅人情怀。首句“依依官柳暗关情”以依依的柳树暗示离别之情,柳色常与离愁别绪相关联。次句“况复听人唱渭城”进一步渲染氛围,借古人送别的《渭城曲》表达更深的离别之感。“半夜客楼闻杜宇”写夜晚在客楼上听到杜鹃鸟的啼鸣,杜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哀伤和归乡之情,诗人借此触动思乡之情。接下来,“一年春事又清明”感慨时光飞逝,清明时节春意虽浓,却也意味着春光将逝,一年又过。“帆开别浦潮如雪,花落东风雨又晴”通过描绘海上帆影和落花风雨的画面,展现了旅途中的变换景色,既有离别之感,又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最后两句“光景不留人老去,浮生空自叹云萍”直抒胸臆,感叹岁月无情,人生如浮萍般漂泊不定,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命运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柴随亨
28首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绝句三首(其一)
唐·杜甫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礼部旧无朝房予疏请命工曹特建盖异数也落成春祀斋宿奉简张蔡二寅丈(其三)
明·严嵩
晓星残月在檐西,起望天街簇仗齐。瑶雪静含鳷鹊影,綵云深护凤凰栖。南宫礼乐逢昌运,上苑烟花续旧题。谁信烧灯催草奏,每看堂印夜中携。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清明
金·麻九畴
村村榆火碧烟新,拜埽归来第四辰。城里看家多白发,游春总是少年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