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暖
翠
亭
老
去
惟
思
卧
白
云
,
一
亭
万
竹
喜
初
闻
。
波
回
晓
日
鸳
鸯
并
,
沙
散
晴
烟
翡
翠
分
。
把
钓
左
泉
归
卫
女
,
乘
舟
北
渚
望
湘
君
。
谁
能
独
采
薇
盈
袖
,
却
道
高
寒
思
不
群
。
写景抒情
咏物言志
怀古抒情
写水景
赞美风景
秋天
隐居田园
表达高洁情怀
译文
老了之后只想躺在白云之上,一座亭子旁的万竹林让我感到欣喜。
早晨的阳光在湖面回旋,鸳鸯成对出现;晴朗的天空下,沙滩上散落的沙粒与翡翠般分明的烟雾相映成趣。
有人手持钓竿从左边的泉源边归来,像是卫女一般;乘船前往北渚,眺望湘君的所在。
谁能独自采摘野草装满衣袖呢?却说这种高洁寒冷的思绪与众不同。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题暖翠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通过“老去”二字,透露出一种岁月流转、人生迟暮的感慨,但紧接着的“惟思卧白云”,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亭万竹喜初闻”一句,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竹林环绕的小亭之中,竹子的茂盛与亭子的静谧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波回晓日鸳鸯并,沙散晴烟翡翠分”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生动与和谐,晨光中的水面波光粼粼,鸳鸯相伴游弋,晴空下的沙滩上,翡翠般的鸟儿飞翔,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图。后半部分,“把钓左泉归卫女,乘舟北渚望湘君”两句,运用典故,借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最后,“谁能独采薇盈袖,却道高寒思不群”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寒之地,但心怀不群之志,追求独立高洁的精神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虞集
473首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