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西
鸿
送别
边塞
地点
汉中
抒情
数归鸿
节令
秋天

译文

封上颂扬的祭台礼仪,轻装简行地进入汉中地区。
节令的毛发(可能指季节变化)在渭水边吹拂着细雨,树叶在秦地的风中摇动。
在古老的台基上举杯饮酒,传递书信报告丰收的年岁。
朝会结束后,倚靠在西阁上,每天都在计算着归鸿的数量。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送鲁子翚廉使之汉中》。虞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汉中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的憧憬。首联“封上颂台礼,轻车入汉中”,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前往的目的地——汉中。封上颂台礼,暗示了送别时庄重的仪式感,轻车入汉中则描绘出友人出行的轻盈与从容。颔联“节毛吹渭雨,木叶动秦风”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情绪。渭雨、秦风,既是对汉中地理环境的描绘,也暗含了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意味,象征着友情的深厚与时间的流逝。颈联“把酒台基古,驰书岁事丰”转而写送别时的情景。把酒言欢,古台基上,一杯酒承载了深厚的情感;驰书岁事丰,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尾联“朝回倚西阁,日日数归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朝回后倚靠西阁,每日期盼着友人归来的消息,归鸿象征着友人的归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的向往。

虞集

473首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您喜欢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
明·梁有誉
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怜君素负出.....
送僧之庐山
元末明初·梵琦
简寂观中甜苦笋,归宗寺里淡咸齑。庐山面目分明露,衲子身心特地迷。秋到树头黄叶落,夜深峰顶白猿啼。参禅若也求玄妙,十万流沙更在西。
涿鹿
清·尹伟图
形胜燕南第一州,严城百雉扼咽喉。陂连督亢成膏壤,水并桑乾据上游。慷慨羽声销霸业,苍凉野色起边愁。空山木末飘黄叶,雕鹗盘云天地秋。
南剑程文学赴官富阳为赋短句
明·李默
鼓柁何人过越西,官程先宿富阳溪。江枫乱落翻红蓼,古道惊鸦出林杪。山堞行经风露馀,千家橘柚霜黄初。搴帷觱发青阳转,桃李含烟足芳甸。蔬盘毡席未为贫,谈经偃卧谁能嗔。松醪满篘君.....
发后渚诗
南北朝·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
旧太守徐滨岳观察岳阳偶道敝邑诗以送之
明·袁宏道
江风滟滟绿条丝,父老争来拜戟支。门外熊轓攀处子,掌中貂虎弄婴儿。肝肠似月冰皆彻,惠泽如春草不知。一片酒香湖上石,摩苔重写洞庭碑。
昌平城楼望居庸关作
明·李先芳
楼外群山拱帝畿,朔云燕树晚霏微。孤城落日催刁斗,九月微霜浸铁衣。海气东来千嶂合,关门中断一鸿飞。万家烟火行营外,笳鼓风高塞马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