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赞美
看花
怀古
情感
思乡
友情
夏天
海滨

译文

荔枝在枝头露出火一般的红色,高贵的大堂中的人们摇动着扇子享受夏风带来的凉爽。
湘竹编的席子冷清清,像湖面波纹交错的鱼游动,深山柏树下的桥梁,海燕在雨中飞翔。
络纬(一种昆虫)怎么会知道秋天的衣衫单薄,扊扅(一种门闩)常常让人回忆起清晨共餐的时光。
城中的繁花似锦吸引了众人来观赏,有谁曾说过那清霜能消除那些使你烦恼的公务呢?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寄福建佥宪马叔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荔子枝头火齐红”,以荔枝的鲜艳色彩开篇,不仅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也预示着丰收的喜悦。接着,“高堂纨扇坐薰风”一句,通过纨扇在炎热夏日中的使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避暑纳凉的情景,同时暗示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湘筠簟冷鱼波合,海柏梁深燕雨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夏日的清凉氛围。湘筠簟,指的是用湘竹制成的凉席,其凉爽如同水面波纹,营造出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海柏梁,可能是指海边的柏木梁,燕雨通则暗示了燕子在屋梁上穿梭,带来了一种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处。“络纬岂知秋袂薄,扊扅长忆晓餐同”两句,通过昆虫络纬(即纺织娘)不知秋衣之薄厚,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和长久的记忆。而“扊扅长忆晓餐同”则直接点明了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清晨时光,充满了回忆与怀念。最后,“禁城来看花如锦,谁道清霜解恼公”两句,将思绪从夏日的清凉转向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禁城中看花如锦绣,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未来的希望;而“谁道清霜解恼公”则表达了对友人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乐观态度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虞集

473首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