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写景
春日
地点
栗子岭
山水
春天

译文

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入云雾弥漫的深处,道路两旁松杉茂密,形成了一道十里的绿荫。
天空中传来钟声,这钟声仿佛来自远方的鹿苑;雨后,清新自然的绿色让人感到宁静,空灵的烟雾弥漫在树林中。
春泉在石头旁边分流,如同新生的脉搏;山中的鸟儿发出美妙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真想振衣高飞,直上云霄千仞之上,但仙灵会嘲笑我这个迂腐的儒生没有翅膀,无法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行至栗子岭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逶迤一径入云深”以蜿蜒的小路引人进入一片云雾缭绕的深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着,“夹道松杉十里阴”则通过描述两侧松树和杉树的遮蔽,展现了道路两旁的浓荫覆盖,仿佛是一条绿色的隧道,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天半钟声闻鹿苑”一句,将视线从地面提升到半空中,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与鹿苑(可能是指附近有人工或自然形成的鹿群栖息地)相呼应,增添了诗作的宗教与自然和谐之美。而“雨馀空翠滴烟林”则描绘了雨后山林间的清新与湿润,空中的翠绿与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春泉石畔分新脉”表现了春天泉水在石头边流淌,新生的水流与生机勃勃的季节相映成趣。“时鸟山中变好音”则通过描写山中不时传来的鸟鸣,展现了大自然的活力与和谐。这些细节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与美的自然世界。最后,“直欲振衣千仞上,仙灵笑我腐儒襟”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尘世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愿。他希望像仙灵一样自由自在,远离世俗的束缚,展现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