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
写景
抒情
怀古
赞美
写秋
写将军

译文

译文:在玉塞之地,白苇和黄榆交织成秋天的景象,将军身着锦绣貂裘,进行新的试炼。
译文:军队中壮志激昂的将士们犹如莲花般勇猛向前,手中的宝剑如明珠般闪亮;而明月下的弓弦声惊动了敌人,使他们的马匹感到忧愁。
译文:在地面上画出的阵法常能显露出如风一样的神勇之势;将军在解下马鞍后独自在月支的顶部饮酒。
译文:班生虽然出身于文人世家,但现在他投笔从戎,英勇无比,被誉为如虎侯般的英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象与将军的英勇形象,充满了豪迈与悲壮的情感。首联“白苇黄榆玉塞秋”,以“白苇”、“黄榆”、“玉塞”等意象,勾勒出边塞秋天的冷峻与肃穆,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新试锦貂裘”则通过将军换上新装的细节,展现了其英姿飒爽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即将展开的战斗。颔联“莲花吐剑军声壮,明月惊弦敌骑愁”,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莲花比作军队,明月比作敌人,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场面。莲花“吐剑”象征着军队的勇猛,而明月“惊弦”则表现了敌人的恐惧,两相对照,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军的英勇。颈联“画地常开风后阵,解鞍独饮月支头”,进一步展示了将军的智谋与豪情。在“画地”中布阵,显示了其高超的军事才能;“解鞍独饮”则体现了将军的洒脱与自信,即使面对敌人,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尾联“班生故是文章裔,投笔如今号虎侯”,以历史人物班固为典故,赞美侯将军不仅武艺高强,文采斐然,更是在战场上展现出虎侯般的威猛,表达了对将军全面才能的高度赞誉。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将军形象以及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明代边疆将领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豪情。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