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
赐
四
十
首
(
其
二
十
七
)
赐
鲜
桃
李
讲
罢
传
宣
殿
左
厢
,
分
将
苞
品
灿
盈
筐
。
宫
桃
剖
出
丹
霞
冷
,
仙
李
沈
来
碧
玉
香
。
方
朔
瑶
池
人
汗
漫
,
安
仁
金
谷
赋
荒
凉
。
怀
恩
正
恐
虚
秋
实
,
不
羡
春
华
吐
艳
阳
。
咏物
写秋
赞美
怀恩
写果
宫怨
写实
情感
译文
讲完之后走出传宣殿的左厢房,分发着包裹的物品在灿烂的筐中闪闪发光。
宫中的桃子被剖开后,露出的是冷艳的丹霞之色,仙境的李子沉入其中,散发出碧玉般的香气。
方朔在瑶池中漫无目的地徘徊,安仁在金谷边感受着荒凉的氛围。
心中怀着感恩之情,唯恐秋天的收获会落空,并不羡慕春天花朵的艳丽开放。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于慎行所作的《纪赐四十首》中的第二十七首,题为《赐鲜桃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中赏赐的新鲜桃李的情景。"讲罢传宣殿左厢",暗示了皇帝在殿堂左侧的传宣之地发布赏赐,气氛庄重。"分将苞品灿盈筐",形象地展现了满筐的桃李,色彩鲜艳,品种繁多。"宫桃剖出丹霞冷,仙李沈来碧玉香",这两句运用比喻,形容桃子如丹霞般鲜艳,李子则如碧玉般清雅,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方朔瑶池人汗漫",引用了汉代学者东方朔的典故,暗指这些桃李如同瑶池仙果,珍贵而难得。"安仁金谷赋荒凉",又借晋代潘岳《金谷诗序》的意象,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眼前的赏赐形成对比,显得今日的赏赐更为珍贵。最后两句"怀恩正恐虚秋实,不羡春华吐艳阳",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他担心这份恩赐过于丰厚,自己承受不起,更胜过对春天盛开的艳丽花朵的羡慕。整首诗通过描绘桃李的美和寓意,表达了对皇家恩典的深深敬意和感恩之情。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谢送妃子园荔枝
宋·韩维
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园名犹未改,一笼丹实寄闲人。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杨梅坞
宋·董嗣杲
仙子遗丹满瑞峰,累累疑与荔枝同。金婆传种移根异,火齐烧空满坞红。鹤顶分丸凝晓露,猩唇结颗缀薰风。曩时若解包茆贡,一骑星驰入汉宫。
湘潭周家园牡丹(其二)
明·岑徵
旭日晴霞态倍妍,画堂西畔赤栏边。六宫粉黛群相妒,二月芳菲尔占先。锦绣漫劳文士笔,胭脂徒费画工钱。东皇最是相怜秘,异色名香不许传。
杨梅
宋·释祖可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子深。飞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诗成欲寄山中友,恐起头陀爱渴心。
食柑
明末清初·屈大均
黄苞披未已,素手授甘多。齿怯霜华冷,皮怜玉味和。珍消骚客颂,香解美人酡。摘得横枝好,频乘大雪过。
荔支(其六)
明末清初·屈大均
摘来经宿尤甜美,日气全消色尚丹。一片冰霜凝火实,正阳津液吸来寒。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九)松菊流芳
明·王恭
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