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湖景
写雨
自然景色
波光
湖面

译文

在湖边我靠着画船眺望,秋天的汉宫被凉爽的雨水笼罩。
平直的桥上,芦苇和荻草在风中摇曳,显得冷清;另一侧的河浦上,鸥鸟和凫鸟自由自在地游动。
雾气使三处园林的树木变得模糊不清,波光则隐约映照着五座城楼的轮廓。
仙人手中的托盘常常聚集着厚厚的露水,御沟两岸十里种满芙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湖畔的宁静与清幽之景。首句“湖上朱阑倚画舟”,以朱红色的栏杆和画船起笔,营造出一种古典雅致的氛围。接着,“一天凉雨汉宫秋”一句,将视线拉高,仿佛置身于秋日的汉宫之中,感受着细雨的清凉与季节的更迭。“平桥芦荻萧萧冷,别浦鸥凫汎汎流”两句,通过平桥、芦荻、鸥鸟和流动的水面,展现了湖面上的自然景象,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鸥鸟悠闲地游弋,一派和谐宁静的景象。“雾色迷茫三苑树,波光隐见五城楼”则进一步渲染了湖面的朦胧美,雾气缭绕中的树木若隐若现,波光粼粼中隐约可见远处的城楼,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神秘感。最后,“由来仙掌多浓露,十里芙蓉接御沟”两句,以仙掌和浓露象征仙境般的纯净与美好,十里芙蓉与御沟相连,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湖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城南即事(其二)
宋·张栻
一春风雨水平湖,更觉湖心月榭孤。坐看百花开落遍,依然山色对清卢。
寒雨滴空阶
唐·王棨
霏霏飘永夜,滴滴落空阶。自有路歧恨,那堪离别怀。檐前声乍碎,枕畔梦全乖。远与岩泉杂,微将漏水谐。天涯思旧友,江上忆閒斋。坐到空庭晓,残云带石崖。
七月四日泛湖次暮春佛寺韵
明·边贡
湖上扁舟寺里登,水云如浪白层层。横桥积雨斜仍断,卧石临溪净可凭。却过竹林忘问主,欲寻莲社恨无僧。酒酣更向城南眺,落日满山烟翠凝。
雨中写野景
明·邵宝
雪应初春少,龙分昨夜灵。瀑长疑落汉,槎远欲浮星。沙鸟兼云白,风萍泊岸青。渔船投酒市,吹笛过前汀。
连雨暮晴次唐友梅韵
清·缪公恩
幽窗几日苦凄迷,霁色初开日影西。云蚀长虹当户断,烟拖残雨拂檐低。平池积水侵芳草,小径閒花点绿泥。好待东山明月上,共携短杖听前溪。
隋宫
明末清初·陈子升
浪结同心嗣太平,一朝閒梦决东征。红颜泣尽宫谁守,白骨流多殿自行。仙李根深摇柳色,后庭花谢到芜城。横波若久留人住,还望江南无限情。
与刘廷美沈启南沈继南雨中汎湖联句
明·史鉴
画船载酒入空濛,四面湖山水墨中。系缆石留秦旧物,卖花人带宋遗风。怕寒沙鹭低拳白,受湿汀桃浅破红。未必晴时能胜此,笙歌莫放酒杯空。
湖亭雨后
宋·周密
罨画楼台著色山,雨馀濯锦未全乾。游船醉眼迷歌舞,不似閒人静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