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巴
西
甘
大
夫
年
谱
小
像
十
首
(
其
十
)
辍
耕
陇
头
夕
,
山
云
稍
欲
没
。
散
发
啸
平
林
,
饭
牛
待
凉
月
。
写景
田园
山水
抒情
秋节
节气
赞颂
田园秋色
山景
自然景象
译文
(我)在田埂上停下耕作,夕阳西下,山间的云雾渐渐消散。
我散着头发在树林中长啸,喂着耕牛,等待着凉月升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辍耕陇头夕”,描述了农夫在傍晚时分停止了田间的劳作,站在田埂上,夕阳即将落下。这句诗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流转感,同时也暗示了农夫劳作的辛勤劳苦。接着,“山云稍欲没”描绘了远处山峦上的云彩渐渐消散,天色渐暗的情景。云彩的消失象征着一天劳作的结束,也预示着夜晚的来临。“散发啸平林”一句,展现了农夫在劳作之余,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在林间漫步,发出清脆的笑声。散发,即披散头发,是古代文人追求自由、洒脱生活态度的象征。这一句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农夫在劳作后的轻松愉悦心情。最后,“饭牛待凉月”描绘了农夫等待月亮升起,准备喂养牛群的画面。这里的“凉月”不仅指出了时间的更迭,也暗示了农夫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尊重。整个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宁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农夫劳作后享受自然、放松自我的美好画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唐·李敬伯
台上起凉风,乘闲览岁功。自随台席贵,尽许羽觞同。楼殿斜晖照,江山极望通。赋诗思共乐,俱得咏时丰。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其六)
清·多隆阿
闻鸡复命驾,早渡碧流河。再行三五里,村小枕山阿。桥横东西涧,场筑南北坡。老农呼岁歉,害稼暑雨多。适逢三叉路,未敢率尔过。停车子细问,周行亦不讹。在原碾白草,踰岭陟翠螺。牧.....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送汪可亭节推报政
明·林俊
嘉石衡量法许平,海乡随处绝冤声。馈鲜偶值悬鱼在,入觐真怜鬻马行。九石潭边度梨岭,独峰江上见桐城。名公行烈来贤事,碧落秋高老气横。
山居为柯定安
明·李本
四百青山障俗氛,数家鸡犬自相闻。茆檐低碍岩前石,木榻高栖雨后云。晚径樵归凭鹿引,秋林果熟与猿分。从来懒入桃源市,自酿松花日半醺。
闻吕敬夫移居五首(其五)
元末明初·郭翼
雨映清秋解郁陶,无端舒啸倚东皋。终怀楚国屠羊肆,已愧江州食犬牢。五夜新凉吹枕几,十年旧梦落波涛。老来亦慕归耕好,田屋芃芃黍豆高。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