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饮
表
弟
刘
敬
宇
水
亭
四
首
(
其
四
)
晚
凉
犹
未
倦
,
改
席
倚
亭
阑
。
脍
鲤
银
丝
细
,
调
冰
玉
碗
寒
。
笑
开
桃
叶
扇
,
醉
岸
竹
皮
冠
。
杯
底
中
天
月
,
还
应
勒
马
看
。
写景
夏天
抒情
山水
田园
情感
友情
夏日景色
赏月
美食
译文
夜晚凉意袭来但我仍不感到疲倦,于是挪动坐席,倚靠在亭台的栏杆上。
馔食丰盛,鲤鱼脍切得如银丝般细,盛放在玉碗中,透出阵阵寒气。
开心地打开桃叶扇,醉酒后靠着竹皮冠的岸边。
杯底映照着天空中的明月,应该还要骑马观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在水亭中与表弟刘敬宇饮酒的情景,充满了清凉与欢愉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傍晚的独特韵味。首句“晚凉犹未倦”点明了时间背景,傍晚时分,微风送爽,暑气渐消,人们尚未感到疲惫,依然兴致勃勃。接着,“改席倚亭阑”描述了更换座位,靠在亭子栏杆上的悠闲姿态,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环境。“脍鲤银丝细,调冰玉碗寒”两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食物的精致与清凉。鱼肉被切成细丝,犹如银线般晶莹剔透;冰镇的玉碗中盛放着冷饮,给人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这样的场景不仅体现了生活的雅致,也反映了主人对客人的细心照顾。“笑开桃叶扇,醉岸竹皮冠”描绘了人物的动态和装扮。桃叶扇轻摇,笑声盈盈,展现出宴会中的欢乐气氛;而竹皮冠则暗示了宾客们的轻松随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最后,“杯底中天月,还应勒马看”以月亮为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月光洒在酒杯中,仿佛与天上的明月相接,让人不禁想要驻足欣赏,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水亭聚会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友情、美食、自然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以及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细腻捕捉和深情赞美。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踏莎行(其三)
宋·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