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雨
五
月
不
知
暑
,
虚
堂
飒
似
秋
。
残
虹
挂
溪
水
,
片
雨
过
城
楼
。
远
树
斜
阳
驻
,
深
山
夕
翠
流
。
晚
凉
思
枕
簟
,
绝
爱
北
窗
幽
。
写景
季节
写水
写山
写晚景
抒情
译文
五月却感觉不到炎热,空荡的厅堂里风声飒飒,像秋天一样凉爽。
残余的彩虹挂在溪水上,一阵小雨过后,城楼之上也变得清新。
远处的树木在斜阳的映照下静静伫立,深山中的翠绿在夕阳下缓缓流动。
夜晚的凉意让人想起枕席和竹席,特别喜爱北窗的幽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之美。首句“五月不知暑,虚堂飒似秋”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炎炎夏日与清凉秋意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季节的感受。接着,“残虹挂溪水,片雨过城楼”两句,通过“残虹”和“片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雨后的余晖与短暂的雨滴,还暗示了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美。“远树斜阳驻,深山夕翠流”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远树在夕阳的映照下静止不动,深山中的绿意在夕阳的照射下流动起来,赋予了静态景物以动态感,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和谐之美。最后,“晚凉思枕簟,绝爱北窗幽”表达了诗人对凉爽夜晚的喜爱,以及对北窗之幽静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