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妹
倩
李
子
授
侯
门
教
读
天
涯
思
弟
妹
,
见
尔
帝
京
游
。
捧
檄
趋
军
府
,
弹
冠
传
子
侯
。
黄
花
征
路
晚
,
玄
雁
塞
城
秋
。
那
值
池
塘
恨
,
临
风
涕
泗
流
。
送别
思乡情感
秋天景色
友情之情
读书事
译文
思念远在天涯的弟弟和妹妹,看你们浩浩荡荡去帝京出游。
手持文书赶赴军府(意指加入军队),急于报国心志难言尽(“弹冠”指的是急于为国家出力,后引申为急于求取功名利禄之意),好比昔日文臣将子侯。
黄花点缀的征途上晚霞初现,玄雁在边塞城池上空飞翔,秋意正浓。
想到分别的池塘,心中满是遗憾,面对秋风泪流不止。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送妹倩李子授侯门教读》。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帝京的弟弟妹妹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妹妹即将进入侯门担任教读职务的复杂心情。首句“天涯思弟妹”,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远方,心中满是对弟弟妹妹的深切思念。接着,“见尔帝京游”一句,既是对弟弟妹妹在京都活动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牵挂。“捧檄趋军府,弹冠传子侯”两句,描绘了妹妹即将进入侯门任职的情景。其中,“捧檄”指拿着任命文书,“趋军府”表示前往军府报到,“弹冠”则比喻即将步入仕途,“传子侯”暗示妹妹将担任侯门的教读工作。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妹妹即将踏入新生活的兴奋与期待,也蕴含了诗人对妹妹未来职业发展的祝福与担忧。“黄花征路晚,玄雁塞城秋”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秋时节的凄凉氛围。黄花象征着秋天的凋零,而玄雁则寓意着南迁的候鸟,这两句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妹妹离家远行的不舍与忧虑。最后,“那值池塘恨,临风涕泗流”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妹妹即将远行的无奈与伤感。池塘之恨,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妹妹离别的哀愁,临风而泣,更是情感激荡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妹妹的深情厚谊。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弟弟妹妹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妹妹即将踏入新生活时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送李堂伯升病归
宋·石介
经年吾圃采珠玑,无限愁肠对落晖。绿竹实疏凤凰瘦,玉芝粒小麒麟饥。不因芳草伤春哭,正是东风感疾归。只有文章满君腹,身虽癯瘠道全肥。
河上秋兴十首(其二)
明·李梦阳
坐送登临目,睛空鸟路长。秋云不近苑,官树自成行。河洛来天地,人烟接渺茫。采兰空泽里,彼美在何乡。
菩萨蛮·出都日道中
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
高原十里寒芜绿。平林无数昏鸦宿。笑我未归家。可怜红日斜。凤城回首处。往事如烟雾。相送只西山。蛾眉弯复弯。
送熊渭熊任安吉州贰
明·王应斗
风啭莺簧荐盛游,晴云冉冉护仙舟。宏才不厌分司牧,逸致何妨有监州。毫綵光回南斗气,依班香蔼北堂秋。素心莫为浓时变,要作冰壶第一流。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
唐·卢纶
愁与醉相和,昏昏竟若何。感年怀阙久,失意梦乡多。雨里行青草,山前望白波。江楼覆棋好,谁引仲宣过。
满江红
宋·杨炎正
典尽春衣,也应是、京华倦客。都不记,曲尘香雾,西湖南陌。儿女别时和泪拜,牵衣曾问归时节。到归来、稚子已成阴,空头白。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拆。对鸡豚社酒,依然乡国。.....
子发南楼饯颖叔适以使事出行因寄拙句
宋·彭汝砺
溪山远远绿如如,坐想南楼纵目初。相别无缘看杨柳,赠行不敢爱琼琚。浮生稍自尝艰险,远道非关畏简书。云去正凝千里目,雁来能寄一行欤。
送陈孟宾归九江省亲
元·柯九思
籍甚声华翰墨场,白云飞处思凄凉。滥分七略陪天禄,因识诸儒载奉常。游客久瞻金阙近,归舟贪看锦屏张。太平天子行封禅,莫滞周南岁月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