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咏物
节日
情怀
杂言哲理
疑问句

赏析

这首诗《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七)》由清代诗人林则徐创作,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兄弟生日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太阳年”与“太阴年”的概念,分别代表阳历和农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不同计算方式。同时,“算术斋期自古传”一句,既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重视,也暗示了这种计算方法的悠久历史。“今尽昏昏忘岁月”,表达了在忙碌或沉浸于某种事物中时,人们往往会忘记时间的流逝,生活变得模糊不清。这句诗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提醒着人们珍惜时光。“弟兄生日问谁先”则引出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两个或多个兄弟的生日中,如何确定谁的生日更早。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家庭关系、亲情以及时间顺序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关乎个人记忆的准确度,也触及到对家族传承、生命序列的体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亲情以及个人记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情感表达。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林则徐

231首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百字令·除夕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催人莲漏算销魂,第一天涯良夜。烛灺香销帘半卷,梅影又横窗也。爆竹声喧,珠幡影烂,春近闲亭榭。酒边人醉,可堪丝鬓盈把。回省过翼流光,百年心事,齐赴寒灯下。蠹损尘昏书暗叠,莫.....
冬至
宋·陆游
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
木兰花慢·过济南·中秋咏月
明末清初·吴伟业
冰轮谁碾就,千尺起,啸台东。记白傅堤边,庾公楼上,几度曾逢。今宵广寒高处,问嫦娥、环佩在何峰。天上银河珠斗,人间玉露金风。听江楼鹤唳横空。人影立梧桐。有宫锦袍绯,纶巾头白.....
春夜对月
清·朱令昭
柳际微茫月,神伤忆往年。玉人临绮席,琼管和冰弦。今夕空庭里,清光寒食前。子规鸣不歇,坐尽博山烟。
摸鱼儿(其一)中秋旅寓,寂寥寡欢,对月抒怀,爰成斯制
清末近现代初·李炳灵
算悠悠、离家岁月,转眴蟾圆五度。良辰又屈中秋节,喜见冰轮缟素。愁欲诉。听笑语喁喁,是人家儿女,秋心如许。对半榻孤灯,今夕何夕,乱蛩鸣断础。帘低户。吟到坡仙水调,琼楼玉宇何.....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唐·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
减字木兰花·西湖食荔支
宋·苏轼
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