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春天
山水
动物
黄鹂
抒情
赞美
花信
花信风

译文

花信时节春风吹拂,高高的屏风旁垂下绣帘,黄鹂在墙东的深树里鸣叫。
到了傍晚点上灯烛想要留住客人,但漫天的飞絮令人困倦。
春寒料峭,衣裳单薄,春意正浓,隔着水可以看到云朵飘过幽静的阁楼。
小史手持红牙拍打着节拍跳起柘枝舞,细君则用绿醑酒浮在桑落瓦上。
人们陶然饮酒,即使只饮一点也会觉得沾醉,能让人得意的眼中人又有几个呢?
还不如坐在几案旁欣赏南山的美景,镜子里的芙蓉花倒影在烟雾般翠绿的湖面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聚会的欢乐。首句“花信风高绣幕垂”,以轻柔的春风和垂下的绣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墙东深树语黄鹂”一句,通过黄鹂在深树中的鸣叫,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向夕张灯留客处,漫空飞絮困人时”描绘了傍晚时分,主人点亮灯火,热情地邀请客人留下共度时光,而空中飘扬的柳絮则象征着春日的轻盈与自由。接下来,“春寒侧侧春衣薄,隔水流云度幽阁”两句,细腻地表现了春日特有的微寒与景色的幽美,水边的云雾缭绕,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小史红牙按柘枝,细君绿醥浮桑落”描述了聚会中人们欢愉的场景,小史(可能指乐师)弹奏着乐器,细君(可能指女宾)品尝着美酒,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最后,“陶然浅饮亦沾醉,眼底几人能得意”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真挚快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不如棐几看南山,镜里芙蓉写烟翠”则是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表达,希望在自然之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聚会的欢乐,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