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
梦境
怀旧
读书
惜时

译文

窗前的修竹经过洗涤显得格外清丽,我整理好琴书以此寄托我的一生。
凉爽的秋风已经过半庭院将夏日送走,我将在梦中许下一个字,希望在秋天能够完成。
我坐在空旷的地方,长久地感受着梧桐树的影子,突然孤坐中惊觉捣衣声响起。
我正因季节的变换而感到悲伤,更不用说再谈论月中的情感了。

赏析

这首清代女诗人黄媛贞的《立秋日梦分得成字》以立秋为背景,通过描绘窗前修竹的清雅景象,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窗前脩竹洗来清”,以竹子的清新形象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闲适。“且理琴书托此生”表达了诗人寄情于琴书,以艺术和知识度过一生的愿望,流露出淡然处世的人生态度。接下来,“凉到半庭分夏去”写出了立秋带来的凉意,象征着季节的转换,也寓言人生的变迁。“梦将一字许秋成”则通过梦境,将“成”字融入其中,寓意秋天的到来和诗人的理想渐行渐近。诗人“凌虚久接梧桐影”描绘出自己在清寂中仰望星空,梧桐影子投射其上,孤独而深沉。“孤坐新惊砧杵声”则借砧杵声,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最后两句“我意正悲时节易,更教重论月中情”,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岁月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月光下情感的深深思索。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之
宋·黄庭坚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读罢清风生麈尾,吟馀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笔力有馀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又赠上人(其三)
宋·周南
橙橘青时最有香,包山架后两番霜。上人梦里营诗思,比似看经僧更忙。
滇阳病起(其一)
明·程本立
书签药裹客窗间,一月吟成病里闲。日日相看好颜色,人情谁得似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