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线
退
写景
抒情
秋景
抒发情感
写窗前看月

译文

草木枝叶稀疏但还未完全干枯,微风在日夕之间吹动林梢。
轻轻拿起针线专心致志地缝纫,无暇再拨动琴弦。
早晨起来时帘子刚刚褪去暑气,晚上楼阁里又生出了寒意。
衣服轻便扇子也冷清无余事,喜欢在窗前借着月光欣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开篇“草木疏疏绿未乾”,以疏朗的草木和未完全干涸的绿色渲染出初秋的清新氛围。接着“飘风日夕动林端”一句,通过傍晚微风轻轻摇动林梢的场景,进一步营造出秋日特有的宁静与凉爽。“拈将针线宁心就,理得音徽不暇弹”两句,诗人将自己沉浸在日常劳作中,无论是缝补衣物还是弹奏乐器,都显得心无旁骛,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种生活状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晓起帘栊初退暑,晚来楼阁又生寒”描绘了从清晨到傍晚的温度变化,初秋的早晨还残留着些许夏日的余热,而到了傍晚,寒意已悄然降临。这样的季节变换,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反映。最后,“衣轻扇冷无馀事,好向窗前借月看”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衣着轻薄、风扇清凉的环境中,诗人选择静静地坐在窗前,借由窗外的月光,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