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贴
子
词
·
皇
后
阁
五
首
(
其
四
)
宝
胜
金
幡
巧
斗
功
,
綵
花
蜡
燕
飏
和
风
。
玉
盘
翠
苣
映
红
蓼
,
捧
案
朝
来
献
两
宫
。
节日
写物
写春天
宫廷生活
赞颂皇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宴会景象的诗句,通过对金幡、蜡烛和玉盘上的佳肴的细致描述,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复。其中“宝胜金幡巧斗功”表明精美的织物用于装饰,既体现了工匠的巧手,也映射出朝堂的富丽;“綵花蜡燕飏和风”则描绘春日温暖的气息与蜡烛形状之美,透露出一份生机勃勃的感觉。“玉盘翠苣映红蓼”一句中,“玉盘”象征高贵,“翠苣”指的是精致的小菜,可能是宫廷特有的蔬菜或点缀,“映红蓼”则可能是一种鲜艳的花卉,或许是装饰用的食物,这些都展示了宴席上的丰盛与色彩斑斓。而“捧案朝来献两宫”则透露出这场宴会的重要性,可能是在为皇后庆生或其他重大节日,通过早晨呈上的供品,表现出敬意和隆重。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生活的奢侈。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赤郊迎神
唐·不详
青阳节谢,朱明候改。靡草彫华,含桃流彩。虡列钟磬,筵陈脯醢。乐以迎神,神其如在。
恭纪恩赐诗(其二十四)赐御药如意饮五贴谕曰能治百病以八月望日修合
明·严嵩
按得千金御药方,合时分取桂轮香。圣人一体君臣义,百病祛除保寿康。
春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三)
宋·司马光
脍肉纷银缕,兰芽蔟紫茸。太官遵旧俗,岁岁与今同。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蚕市
宋·苏辙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酒肴劝属坊.....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其一)
清·李兆洛
且泛蒲觞莫放空,莲青藕白荔支红。星星蜃气兼朝雨,猎猎樯旗飐海风。苍兕练多金鼓习,岛夷驯久岁时同。云溪绿柳应无恙,何日听歌画舫中。
田园秋日杂与四首(其三)
明·蒋山卿
久作山林客,虚为野老知。鹤衣行曳屦,乌帽坐弹棋。煮茗频烧竹,炊羹旋刈葵。来朝菊花节,相约过东篱。
端午帖子(其三)太上皇帝阁
宋·周必大
宝箑裁新样,团团玉柄寒。御书真翥凤,仙女莫乘鸾。
除夕(其六)
宋·方岳
一枝紫竹两青鞋,只么穷年亦自佳。理乱不知閒世界,浮休自若老情怀。竹居可使食无肉,草具宁须菜与鲑。春入灯花供别岁,葛巾随分对荆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